泛音的原理是这样的:手指虚按在琴弦上(仅仅接触琴弦但不用力),琴弦将受到限制,只有以此触点为节点才被保留下来。如果触点在琴弦的1/2处,那么泛音波长就是琴弦基波的1/2,如果触点在琴弦的1/3或2/3处,那么泛音波长就是琴弦基波的1/3,依此类推。第三、四泛音有两个触点,前面(靠近弦枕)的触点比较容易演奏,后面(靠近琴马)的触点位置比实音略偏向琴马,找起来很麻烦。泛音级数越高,声音就越小,常用的泛音不超过第四泛音,第六泛音以上就几乎发不出声音了。
泛音列
乐器的音高通常和主波长有关,此外还有其他成分的泛音。譬如弦乐器或管乐器可对空气产生机械波以产生声音,并且可同时以不同的波长产生,以发出不同波长的声音。而根据驻波的原理可知这些波长大多数呈现分数关系,而这些不同波长的机械波即组成泛音列。
泛音列的描述:所有音列中波长最长者称为基本波长(基波),而基波长短决定了乐器弹奏此音符的音高。几乎所有乐器除了可发出基波音以外亦会伴随着较短波的声音,称为泛音。在有明显音高的乐器中,弦或空气管之间会有因反射而造成波长相同、行进方向相反的波,而因为这些彼此互相干涉而产生波长不同的谐波,在音乐上的名词即为泛音。而泛音列的波长分别为弦长或是空气管长的1/2、1/3、1/4、1/5、1/6、...等倍。参考驻波可了解其原理。
理论上,泛音的波长分别为基波的1/2、1/3、1/4、1/5、1/6、...等倍。但是根据介质的物体特性,空气介质往往会改变原先泛音的波长。然而,这些特性除了对波长的精确度有影响外,听觉上的影响甚小。因此可合理地说泛音的波长为基波的整数分之一。
自然泛音的特点就是音高准确,虽然手指稍偏向弦枕会使泛音的发音偏低,偏向琴马会偏高,但这种音高的变化要比实音小的多,只要触点不太偏离琴弦的中点、三分点或四分点,泛音就基本上是准确的。
很多作曲家在为提琴谱曲时,尽可能地使用自然泛音(尽管音色上没有特别的要求),在第一章的例子中,第五个音a2就是自然泛音(见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总谱)。初学弦乐器时要学习为空弦定音,但是初学者对五度音和八度音的感觉不太好,此时可以考虑利用自然泛音。例如为大提琴弦定,音叉上发出a1的音时,可以奏出A弦上的泛音a1来判断该弦是否准确。又例如确定五度关系时,可以拉出一条弦的第二泛音和低五度弦的第三泛音(g1、d2、a2和e3),判断这两个音的音高是否一样。
小提琴泛音
自然泛音在小提琴上,“泛音”分自然泛音和人工泛音两种。自然泛音是在音符上记一个小圈,拉这个音时,手指不按实,就是不按到指板上去,仅仅在这个音的位置上轻触(不揉弦)。
常用的自然泛音只有几个,一个是在空弦高八度的位置(即弦长的1/2处),它的实际音高比空弦高八度;一个是在空弦音高纯四度的位置(即弦长的1/4处,第一把位的3指音),它的实际音高比空弦高两个八度;一个是在空弦音高纯五度的位置(即弦长的1/3处,第一把位的4指音),它的实际音高比空弦音高8度+5度,也就是这个4指音的高八度。其他自然泛音就极少用了。
概述:
演奏人工泛音需要用两个手指,食指实按在指板上,小指虚按在琴弦上。通常两个手指保持四度的距离(即虚按位置在实按位置的3/4处),泛音比实音高两个八度(第四泛音)。把位较高时,人工泛音还可以是第三泛音,即泛音比实音高十二度。人工泛音的音准主要决于实按位置(食指位置),但虚按位置(小指位置)不能太偏离琴弦的四分点或三分点。
吉他泛音:
自然泛音尽管易于演奏,但是吉他六根弦,六个定弦音上的泛音非常有限,又很难连续,无法演奏更多和更复杂的泛音乐句,而人工泛音大大扩大了吉他的泛音数量,几乎使吉他上的每一乐音都能找到相应的泛音。
人工泛音的发音原理是用左手按下吉他上任何一个非空弦音,然后找到以这个音为基音的 1/2泛音点,也就是距这个音第十二品格的位置,即这个音弦长的1/2处,象演奏自然泛音一样,用右手1指轻触泛音点,用右手a指(演奏低音弦时有时也用p指拨弦)在离泛音点尽量远处拨弹琴弦,在a指发音同时 i指果断离弦,就发出了比基音高八度的泛音。演奏人工泛音左手按弦同时如能揉弦还能美化音色。人工泛音也常被称为八度泛音,因为人工泛音主要由右手完成,所以也被叫做右手泛音。人工泛音一般用表示八度的8va、或0ct.来表示。
钢琴泛音:
1.听的方法
用手按住(不出声)基音上八度的音,用力弹奏基音,则可在基音消失后听到比基音高八度的泛音。也可以按住基音,弹奏泛音列上的音,这样可以听到基音。
2.泛音列
泛音列可以推算出来。比如C1的泛音列是C1 C2 G2 C3 E3 G3 降B3 C4 D4 E4 升F4后面的泛音就不能与钢琴上的音对应了。
专辑鉴赏:
歌单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