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琴是一种电子键盘乐器,属于电子合成器。
电子琴属于电子乐器,发音音量可以自由调节。音域较宽,和声丰富,甚至可以演奏出一个管弦乐队的效果,表现力极其丰富。它还可模仿多种音色,甚至可以奏出常规乐器所无法发出的声音(如合唱声,风雨声,宇宙声等)。另外,电子琴在独奏时,还可随意配上类似打击乐音响的节拍伴奏,适合于演奏节奏性较强的现代音乐。另外,电子琴还安装有混响、回声、延长音、震音和颤音等多项功能装置,表达各种情绪时运用自如。
它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大多配置声音记忆存储器(波表)。用于存放各类乐器的真实声音波形并在演奏的时候输出。常用的电子琴有编曲键盘(带自动伴奏)和合成器(无自动伴奏)两大类,广义上的电子琴包括电子钢琴(数码钢琴,区别于电声钢琴),多使用五线谱,多为高低音双行记谱。有时也用中音谱和简谱、吉他谱。一般用于摇滚乐。
中文名:电子琴
外文名:Synthesizer
分类:单排键、双排键
发明者:劳伦斯·哈蒙特
音色:创造性音色、十分丰富、对比很大、表现力强
产生
电子乐器的产生,首先是模仿”乐器之王“管风琴(Pipe Organ)。管风琴发明于公元前,鼎盛于17世纪。它是靠水力或人力鼓风,吹响与建筑物一样高大的管子而发音的乐器。
管风琴是大型键盘乐器,结构非常复杂。管风琴有手键盘和脚键盘构成,有些手键盘多达4-5层。一架管风琴的演奏可以和一个管弦乐队媲美。管风琴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造价昂贵,受演出场地、环境限制,不易搬动。
为了使之轻便,1907年,美国人T·卡西尔发明了用电磁线圈产生音阶信号的电风琴。1920年,苏联人利昂·特里尔发明了”空中电琴“。1939年,美国市场上开始销售”艾伦风琴“,这种电子风琴比管风琴轻便经济,普遍用于教学、音乐厅等,因而有一定市场。至1950年,美国年产电子琴达10万台,接近钢琴产量。1964年,美国人穆格发明了合成器。
发展
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从美国进口电子琴。1959年,由雅马哈(YAMAHA)株式会社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立式电子琴,取名为”伊莱克通“(Electone),它有三层键盘。1980年,随着电子集成电路的出现,电子琴开始向小型化发展,雅马哈等厂家生产了便捷式单键盘电子琴(Portatone Portasound)。1983年,雅马哈生产的电子合成器DX7和电钢琴问世。1986年,HX系统高级历史电子琴问世。我们常见并熟悉的双排键电子琴是日本于1991年之后生产的EL,ELS系列以及便携式双排键DDK7。
在中国,1958年北京邮电学院研制了一台电子管单音电子琴。由于种种原因,至1977年后,我国才大批生产电子琴。1989年,我国年产儿童电子琴200万台,并出口39万台。中国的电子琴事业正在迅速发展。
电子琴发展很快,琴的各项功能日趋完善。音色和节奏有最初的几种发展到几百种。除寄存音色外,还可通过插槽外接音色卡。合成器的某些功能,如音色的编辑修改、自编节奏、多轨录音、演奏程序记忆等也运用到电子琴上。
乐器特色
电子琴又称作电子键盘,属于电子乐器(区别于电声乐器),发音音量可以自由调节。音域较宽,和声丰富,甚至可以演奏出一个管弦乐队的效果,表现力极其丰富。它还可模仿多种音色,甚至可以奏出常规乐器所无法发出的声音(如合唱声,风雨声,宇宙声等)。另外,电子琴在独奏时,还可随意配上类似打击乐音响的节拍伴奏,适合于演奏节奏性较强的现代音乐。另外,电子琴还安装有效果器,如混响、回声、延音,震音轮和调制轮等多项功能装置,表达各种情绪时运用自如。
电子琴是电声乐队的中坚力量,常用于独奏主旋律并伴以丰富的和声。还常作为独奏乐器出现,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但电子琴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旋律与和声缺乏音量变化,过于协和、单一;在模仿各类管、弦乐器时,技法略显单调。
电子琴的自动节奏部分,为老师给学生进行节奏感的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老师可让学生合着自动节奏反复打拍子,甚至可以运动身体,比如合着节奏踏步、走步,做操等,从中用心和身体去领略各种节奏的律动。并且可以了解各种各样的音乐风格,增加其综合音乐素养。
普及型电子琴的演奏有较大一部分是通过自动和弦伴奏来配合完成的,在音乐中和弦的连接推动了旋律地进行,不同的和声连接,形成了不同的音乐色彩。(注:合成器没有自动伴奏功能,与此类似的是琶音器)
学习电子琴比较适合5周岁以上的儿童。我们利用电子琴的特殊功能,对学生进行综合音乐能力的培养,以激发他们从内心对音乐的理解热爱。孩子们一旦掌握了这种能力便能发挥自己无穷的创造力,自如地用音乐的语言去表达他们内心中的各种感受,孩子们将更加喜欢音乐、热爱音乐。
工作原理
现代的电子琴一般使用PCM采样音源。所谓采样就是录制乐器的声音,将其数字化后存入ROM或FLASH里,然后按下键时CPU或DSP芯片回放该音。甚至有一些高级编曲键盘可以使用外置采样(比如Tyros 3的硬盘音色)。现代电子琴并非“模仿”乐器音色。它使用的就是真实乐器音色。当然,力度感应在电子琴里是必备的。现代波形记忆式电子琴依然拥有滤波器,振荡器,同样可以靠包络线控制来制造和编辑音色。甚至在硬件电路上加入或软件模拟了老式电子琴的FM合成机构。如今的电子琴已今非昔比,很多3000~6000的电子琴支持更多的特性,比如Yamaha的PSR-S650支持完整的XG、GS音源,拥有真实乐器技法的兆级音色,16M可以装入采样的可读写ROM,以及音序器,伴奏制作功能。更加方便现场演奏和音乐制作。
音源参数有采样频率,量化精度和波形容量,以及最大复音数几个重要的参数。当然,一部分老式电子琴是仅仅使用FM合成声音的,使用振荡器来模拟乐器声音,只不过它已经退出了市场。他的工作原理如下:
振荡器的作用根据需要产生一定频率的振荡信号,振荡信号通过分频器分解成不同频率的信号输送到放大器,放大器将信号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键盘实际是一些开关,如果没有键盘,许多种频率的信号一齐进到放大器里,通过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就会乱七八糟,不成音乐。按下键盘的一支键,就等于接通一只开关,只允许某一种频率的信号通过到放大器里去,扬声器就发出一个音来。这样,按照一定的演奏规律来按键,就能奏出美妙的音乐来。电源的任务是给各部分供电。
下面进一步介绍振荡器和分频器的工作原理。振荡器一般用LC电感三点振荡电路。
只要适当选择电感L和电容C的数值,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信号频率。分频器是一个双稳态电路,即晶体管BG1导通、BG2截止和BG1截止、BG2导通两种稳定状态。如果在它的输入端输入一个信号脉冲,它就翻转一次,即由一种稳态迅速变成另一种稳态,再输入一个信号脉冲,它又会翻转一次,还原成起始的稳态。这样,在它的输入端输入两个信号脉冲时,在它的输出端就得到一个信号脉冲。就是说,输出信号频率比输入信号频率低一半,好像用2除过一样,所以叫二分频。
电子琴使用二分频电路是音阶规律的需要。
说明一个音的频率刚好是比它低八度音的频率的两倍。所以,只要把一个音的频率除以2就得到比它低八度的一个音的频率。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使用二分频电路。这样,只要振荡器产生一个标准音的频率信号,如高音“1”的信号,通过二分频就产生中音“2”的频率,再一次二分频就产生低音“1”的频率了。如果按照键盘上最高音组的频率制作七个振荡器,并将得到的七个音阶信号分别二分频,便可得到低八度的一组音阶信号;再次二分频,就可得到再低八度的一组音阶信号。依此类推,最后,就能得到键盘上所有的音阶信号了。
不过,实际上需要制作12个振荡器和更多的分频器,因为一组键盘中还有五支黑键。
单排键电子琴
一般现代的编曲键盘拥有自动伴奏功能。在5000以上价位的编曲键盘不但能够做到精确、真实的变换自动伴奏的织体,伴奏系统包含了4个主奏和插入乐句段,2-3个预制的前奏和尾奏,还拥有长音功能。长音功能提供了一个演奏短副旋律或音效的机制。如果琴有长音功能的话,可以在演奏前录制好音效或者是副旋律。在演奏时可以一键调出副旋律。这样可以让音乐变得更加多彩,因为人只有一双手,无法同时兼顾和弦,主旋律和副旋律,虽然可以把和弦识别调成全键盘,却依然没有办法完全的兼顾。低价的电子琴几乎全线拥有注册记忆功能。注册记忆功能可以在演出前设定好某个乐段的伴奏风格,长音和音色,和声类型。在演奏的时候一键调出,可以做到很轻松的切换功能。让演出不再手忙脚乱。乐曲编辑和伴奏编辑功能令伴奏更加灵动鲜活。有了这些功能的帮助,一个人可以靠一台单排键电子琴独立的完成一个乐队的真实效果。甚至可以无法让听众分辨是乐队或是单人乐手。
现代的编曲键盘同样也拥有增强的乐器技法功能。有些特殊的音色在演奏的时候琴会自动的加上乐器的特征。比如吉他的换把,制音噪声以及自动的滑音。萨克斯乐手的呼吸声等等,这都会为音乐增添更多的真实细节。这些音色在 KORG电子琴中被标记为RX音色。在Yamaha电子琴中被标记为兆级或超清晰音色(仅PSR S650以上)。
部分高端的编曲键盘和合成器支持触后和水平触键功能,此功能介绍详见双排键中同样功能的介绍。
双排键型
双排键电子琴一般是立式,上面两排手键盘,下面一排大号的双脚掌或和脚跟弹的键盘,还有一两个踏板和一个膝盖靠垫。学名电子管风琴,在亚洲常称为双排键电子琴。这种琴才是电子琴诞生时本来的样子。起源于管风琴。电子管风琴拥有强大的自动伴奏系统,部分双排键电子琴依然支持。它的触键除了人们常知道的力度感应之外(触前)。还有触后感应(弹下去之后再压键盘音量变大或放松音量变小)和水平触键感应(像“揉弦”)。
它不很强调自动伴奏系统的运用和长音的使用,而提倡每一个音符都是演奏者现场弹奏(但是并不会是每个音符都是演奏者现场演奏,很多乐句都是由自动伴奏系统奏出,依赖于原有的MIDI乐句)以及手脚的配合,难度比较高,但是并不是太难,学习单排键或者钢琴的演奏者转到双排键上并不是非常困难。不过依然双排键和单排键一样也需要依靠伴奏数据,只不过它的伴奏数据是自动走带的MIDI,而不类似单排键的自动伴奏系统。所以在控制上的难度并没有单排键高。它依然有和单排键一样真实的效果,大部分人,甚至包括不少电子管风琴学习者,都可能听不出一首乐曲到底是乐队演奏还是一架电子琴演奏,不过它依然使用和单排键原理无二的音源,只是能够带动现场气氛罢了,所以双排键的侧重点就跟偏向于现场表演。由于双排键演奏的时候必须有对应曲子的数据,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因为双排键对特定曲子的数据依赖非常严重,所以双排键不能像单排键一样即兴,对于水平不高的人束缚很大,也有人戏称双排键是琴弹人而不是人弹琴!所以双排键存在的更多一个方向就是表演、陶冶情操、丰富生活。这也是所有乐器的目的。
中国好一些的音乐学院,均设有电子管风琴业,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对于专业人员的演奏和创作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只是由于它比较贵,所以还不普及。中国有关企业正在努力地研制高性能低成本的电子琴。
虽然双排键在中国发展起步较晚,但它以卓越的演奏效果以及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熟知并喜爱。像由央视星光大道出名的热门组合“玖月奇迹”中的王小玮就是一位优秀的电子管风琴演奏家。
在电子琴弹奏中,手指、手腕、肘部和上臂起到关键的作用。演奏时虽然手指、手腕、前臂、上臂是一个完美的整体,各部位相协调来完成演奏,但是在演奏中它们有各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
手指。演奏时最直接。最前沿的部位。它包括指尖、第一关节、第二关节(掌关节),特点是敏感、快速、灵巧。而真正控制手指弹奏技术的要害部位是第三手指技术的严格训练,即使水平较高的学生,也仍然不可忽视手指的各种细微的触键训练。
手腕。演奏时的调节部位,它能很好地帮助手指进行演奏。手腕的左右转动,可帮助手指调节重量,缓冲力量,避免生硬敲打,使演奏的声音饱满、好听。训练手腕的松弛、灵活和柔韧性,也是电子琴技术训练中的重要环节。
前臂。较灵活、较有力量的部位。用前臂力量可以演奏强有力的单音,也可较灵活地演奏各种快速有力的和弦、八度等音乐段落。最快的八度进行,多数是靠前臂挥动来演奏的。在弹奏八度时,如果从肘部到指尖的整个手部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那么,肘关节就能够进行最快的动作,因为手腕不太灵活,它的动作花费的时间多于前臂的动作。而在最快的速度中,前臂的挥动是非常小的,只是随着速度的减慢才加大。在弹奏连续的乐句时,结合前臂力量,也可使声音更加丰满、厚实。
上臂。演奏时最有力量的部位。用上臂可以演奏强有力的和弦、八度,能演奏出强劲有力、洪亮厚实的音响。音乐的强奏、全奏和高潮部分都需要结合上臂甚至全身的力量来演奏。 演奏中手腕、肘部、上臂的自然协调是非常重要的(整个手臂的统一,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必需的),它能帮助手指奏出十分圆润、丰满、完美的乐句来。
电子琴的发明具有重大的意义:
电子琴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流行音乐的发展;现代的流行音乐离不开电子琴,键盘手一般是现代电声乐队的中坚力量。(单排键)电子琴、电吉他、架子鼓是流行音乐的三项主流乐器。
电子琴的发明使人们可以演奏出未曾拥有的音色,丰富了人们情感的表现;电子琴创造出了许多其他乐器无法演奏出的音色,甚至自然不存在的音色,这些音色帮助了人们通过音乐表现自己的情感,在很多电视节目或者音乐作品中都有运用。
电子琴的发明推动了音乐的普及,它让音乐真正成为了大众的音乐,成为了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东西;电子琴是目前用于音乐普及教育和音乐素质培养最多的乐器,它的经济性为他在普通家庭中的普及带来了可能;电子琴作为科技与音乐的产物,在信息化和电子化的时代,为音乐的大众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代歌曲的制作,很多都需要电子琴才能完成,然后才通过媒介流传开来,电视剧电影插曲、电视节目音效、甚至你的手机铃声,都很可能包含电子琴的身影。
环境影响
电子琴是由很多的精密电子元件构成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会造成电子元件的失灵,从而影响电子琴功能的正常发挥,要注意避免放在过湿、过热、过冷的环境中。
正确清洁
电子琴在使用和放置过程中会有一些灰尘,在给琴清理时首先要关闭电源,不要用过分潮湿和含有化学成分的溶解檫拭,可用柔软干净的布清理。
良好习惯
在弹电子琴前后要养成良好的洗手和修剪指甲的习惯,以保持电子琴的清洁和个人卫生。在弹琴的过程中不要进食和喝水,以免食物和水进入琴键缝隙中。不要将重物放在琴键和按键上,以免琴键失灵。注意哦!
保存事项
长期不使用电子琴时,要先电源拔掉,并将电子琴内的电池取出来(如果有电池),以防止电池液渗漏损坏电路板。将电子琴上的功能键和开关复位。将琴装入琴套或琴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