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7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科隆选侯国的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逝世,享年57岁。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
中文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
外文名:Ludwig van Beethoven
民 族:日耳曼
出生地:科隆选侯国-波恩
出生日期:1770年12月16日
逝世日期:1827年3月26日
代表作品: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奏鸣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c小调第五交响曲、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等
主要成就:将声乐融入交响曲,扩大交响曲规模,以谐谑曲替代小步舞曲成为交响曲第三乐章
信 仰:基督教
乐 派:古典乐派
尊 称:乐圣
贝多芬一生的音乐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中期阶段、晚期阶段。
一、贝多芬初期的音乐创作(1792―1802年)
贝多芬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第一位音乐老师是他嗜酒成性的父亲。在父亲近乎残暴的教导下,贝多芬曾在7岁时入波恩皇宫表演,成为当时波恩的音乐神童。1781年,贝多芬师从卡尔・聂夫,在聂夫的指导下,贝多芬有幸接触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作品,还学习了和声学、对位法和赋格曲式等学科。1789年,贝多芬19岁时入波恩大学旁听哲学、伦理学和希腊文学。在此期间法国革命刚刚开始,贝多芬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初步形成。1792年,贝多芬只身来到维也纳拜海顿为师,并开始了他初期的音乐创作。
贝多芬初期创作的主要作品包括:《第二钢琴协奏曲》《第八钢琴奏鸣曲》《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六首弦乐四重奏、《第一交响曲》《第三钢琴协奏曲》和《第二交响曲》。
二、贝多芬中期的音乐创作(1803―1817年)
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当时贝多芬对这场革命并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1799年,贝多芬的政治思想发生了重要转折,他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成为一个资产阶级共和主义者。贝多芬的共和主义立场突出地反映在他对拿破仑的看法上。在贝多芬的心目中,拿破仑是法国革命的英雄,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共和的象征。1804年5月,拿破仑修改《宪法》,取消共和制度宣布法国为帝国,同年12月称帝,此事引起贝多芬极大的义愤。1805年11月,法国军队占领维也纳,拿破仑战争的性质已经完全从革命战争转化为对外侵略、扩张的反革命战争。
贝多芬中期的音乐创作就是在这时局动荡、政治思想复杂的年代进行的。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包括:《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三首弦乐四重奏,以及《第五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
三、贝多芬晚年的音乐创作(1817―1827年)
1814年,拿破仑失败后,德意志人民浴血奋战的结果,得到的却是封建的复辟。维也纳会议把波恩家族重新推上了法国的王位,规定了德意志君侯的所有权力,梅特涅成了欧洲真正的统治者之一,白色恐怖猖獗一时。在这种情况下,贝多芬追求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他所向往的共和主义在现实中都化为泡影。
贝多芬这时期的主要作品包括:五首弦乐四重奏,两部大型变奏曲作品,即《迪亚贝利变奏曲》和《我是裁缝卡卡杜》钢琴三重奏,《庄严弥撒》和《第九交响曲》(合唱)。
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他极大地扩展了交响音乐的思想内容,使之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体裁,钢琴的表现幅度也大大增强 。内容的扩展导致表现手法的创新:他突破了传统的形式结构,动机型的主题运用和动力性的乐思发展,使音乐具有非凡的气势和力量;建立在功能体系上的变音体系,成为他的和声风格特征;灵活的离调转调和大幅度的节奏对比和力度对比,对于刻画矛盾冲突和戏剧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对位法的运用,乐队音响的组合,钢琴音乐的写作都有鲜明的特点。
交响曲:
最集中体现了贝多芬的思想发展和艺术追求的是他的九部交响曲。贝多芬的交响曲内容丰富多样,规模宏大,比起海顿、莫扎特的交响曲来要复杂得多,最突出的是它尖锐的矛盾冲突,英雄气概和积极因素,音乐形象总是在矛盾的冲突和对比中展示,在手法上,发展了奏鸣曲式和交响套曲,他使奏鸣曲式各个部分规模扩大了,增强了对比性和戏剧性,展开部作为中心部分更是激烈的冲突,比如《第三交响曲》的展开部分。
贝多芬的交响曲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英雄性,戏剧性的,这是他创作的最基本的一方面,比如第三、第五、第九交响曲;第二,生活风俗性、抒情性的,如第一、第四、第八交响曲;第三,群众性,舞蹈性的,比如第七交响曲。
钢琴作品:
除交响曲之外,在贝多芬的创作中钢琴作品也占重要地位。可以说,他一生都在写钢琴作品。最重要的是五部钢琴协奏曲和五首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黎明、热情)。钢琴奏鸣曲和他的交响曲相近,有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内容、形式宽广,而且还加强了奏鸣曲式结构内部的对比因素,扩大了展开部的矛盾冲突和发展的动力,使得他的钢琴奏鸣曲远远地超过了海顿与莫扎特。
弦乐四重奏:
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最后确立了它严肃的思想感情、抒情并富有哲学意味的体裁。尤其是晚期的弦乐四重奏,表现了作曲家的风格特点,深刻的心理刻画,各种不同性格的形象的自由结合。
声乐作品:
贝多芬的声乐作品数量较少,却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致远方的爱人》实际上可以说是第一部浪漫性的声乐套曲,他的大部分歌曲多是淳朴的日常生活的书写。
音乐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贝多芬将人文主义思想融入其创作中的各个领域,并以此为基点,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了巅峰,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他用仅有的一部歌剧《菲岱里奥》撼动了歌剧艺术舞台,其余晖直射瓦格纳;是他,在奏鸣曲式上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革命,以《热情》《悲怆》和《月光》为代表的32首钢琴奏鸣曲,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音乐结构和调性处理使世人震惊,被誉为音乐中的“新约全书”,成为划时代的音乐蓝本;是他,把交响音乐发展到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步,将慢乐章发展成具有史诗般磅礴气势的篇章,把典雅的小步舞曲乐章换成了具有强烈动力的谐谑曲乐章,使它达到为人类精神纵情高歌的境界,他还将终曲扩展为壮观的高潮,使音乐在凯旋中结束。这种结构的改变,使交响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髓。1827年在维也纳,这位孤独的长者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他在行将就木时,最终选择弦乐四重奏作为唯一的创作方式来表达情感,用利刃一样的笔墨写下了16首弦乐四重奏的最后5首,这些作品包含了他最高的艺术理念、最精致的音乐结构和最丰富的人类情感,体现了刚劲的气质、哲理的深思、质朴的世俗,犹如一位哲人,在深渊的边缘,为世人献上的一曲曲讴歌人类灵魂的“圣歌”。他用音乐形式编织出的意味深长的乐思,是他对生命与艺术真谛的领悟,更是他用音乐表达的人文主义关怀。
很多人都认为贝多芬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在ZDF主办的“100位最伟大的德国人评选”中,德国观众通过手机短信、电话、互联网和邮寄等形式投票,贝多芬排名12,在音乐家中只有巴哈比他靠前(排名第6)。贝多芬改变了作曲家的地位,作曲家从前只是一种接受委托进行创作的职业。而贝多芬则是以一位艺术家的身份出现,借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理智,并且通过演出和出版使得自己的生活独立起来,不需仰人鼻息。他在这方面的开拓作用,可与拜伦在诗歌方面和威廉·透纳在绘画方面相比。
《贝多芬》(Beethoven)一书的作者康拉德·居斯特(Konrad Küster)在该书的序言中写道:“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去了解贝多芬。在贝多芬的时代,他既有崇拜者、也有批评家,甚至还有不能理解他的音乐的人。对于年轻的一代人来说他是一个榜样,虽然这个榜样有时会起到震慑的作用,因为很难想象有人能在作曲方面与贝多芬比肩。……这种榜样,不但影响了音乐家,还影响了音乐爱好者。”
罗曼·罗兰无疑是属于这里提到的音乐爱好者。他为贝多芬的作品作评论,1903年又投入到《贝多芬的一生》(《La vie de Beethoven》)的写作中。贝多芬身受耳聋和各种病痛困扰,却依旧坚持写作的人格无疑也吸引着罗兰。在后者19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就闪烁着贝多芬的影子。他的《贝多芬的一生》不但被视为一部音乐历史书,还是一部文学性极好的著作,被译成多国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