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线谱主要服务于键盘乐器,熟识五线谱是键盘手进行出色演奏的基础。
五线谱,顾名思义是由五条线组成的。是由五条平行的“横线”和四条平行的“间”组成的,它们的顺序是由下往上数的。
若五线谱的线与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1线、上加第1间,下加第1线、下加第1间等。
中文名:五线谱
外文名:Musical Notation
别名:纽姆记谱法
谱号:高音谱号、中音谱号、次中音谱号、低音谱号
五线谱最早的发源地是希腊,它的历史要比数字形的简谱早得多。在古希腊,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声乐,歌词发音的高低长短是用A、B、C等字母表示的,到了罗马时代,开始用另一种符号来表示音的高低,这种记谱法称为“纽姆记谱法”,这就是五线谱的雏形。“Neuma”源自希腊语,意为符号,是用绘图的形式表示的初期纽姆形状。
这些纽姆符号开关清晰,有时表明一个音,也常常表明一组音,它能够帮助演唱者记忆、了解各种曲调进行特征,但它不能表示音的长短,也没有固定的高低位置,于是后人便划出一根直线,将纽姆符号写在线的上下,以线为中心点,把音固定为F,再根据上下位置确定音高,这种形式称为“一线谱”。
到了11世纪,僧人规多把纽姆符号放在四根线上,从而确定其音高,这种乐谱称为“四线乐谱”。开始的线谱是用不同的颜色画成的,如红线代表F音,黄线或绿线代表C音。
到了13世纪,四线乐谱采用全部黑色线,只是在线的前端写上一个拉丁字母,以表示线的绝对音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雏形。
由于四线的纽姆乐谱并不能把节奏标出来,因此必须对每个音的长短有精确的确定方法,这就是定量音乐的起因。13世纪,科伦对约翰教学乐僧佛兰克著《定理歌曲艺术》一书首创了黑音符的长度。
15世纪时,出现了白音符,音符种类也增加了。线谱发展到这种状态时,已基本能记录音的高低位置和音长短。到了16世纪,开始使用划分小节的记谱法,符头也变成了圆形。17世纪,四线谱又被改进为五线谱,经过300年的逐步完善,现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公用的音乐记谱法。
五线谱传入中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1713年的《律吕正义》续编,书中记述了五线谱及音阶、唱名等。五线谱在中国逐步流传和使用,则于19世纪中叶以后随西方传教士的传教及新学的兴办而有所推广。
连谱号:包括起线(连结数行五线谱的垂直线)和括线(连结数行五线谱的括弧)两个组成部分。括线分花的和直的两种。
直括线:为合奏、合唱、乐队记谱用。在总谱中用直括线来连接同为乐器,把它们分成完全的或不完全的乐器组。有时在直括线之外还加上辅助括线(花的或直的)来连接同种乐器。在总谱中,独唱独奏声部如果只包括一两行五线谱的话,左边只画一条起线,而不加括线。
通常用的谱号有三种:
1.G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g,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又叫高音谱号;另外有记在第一线上的,叫古法国式高音谱号。
2.F谱号:表示小字组的f,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也叫低音谱号;另外还有记在第五线上的,叫倍低音谱号。
3.C谱号:上下均等,最中间的部分对准哪一条线,在这条线上标出的音就唱(do)。以此上下类推。C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c,可记在五线谱的任何一线上。
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叫做变音记号。
变音记号有五种:
1.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
2.降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
3.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4.重降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5.还原记号(♮)表示将已经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等音
音高相同而意义和记法不同的音,叫做等音。等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而来的,因为只有在半音相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等音。除去♯G和♭A两个音级外,其他每个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都可能有两上等音,连它本来的共有三个。而♭A和♯G只有一个等音,连它本身共有两个。
是标记演奏乐曲时对音响效果的一些特殊处理的记号,如:连音连奏、断音断奏、持续音记号等。
音符:用以记录不同长短音的进行的符号。
休止符: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间断的符号。
音值的基本相互关系:每个较大的音值和它最近的较小的音值的比例是2与1之比。例如: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全休止符等于两个二分休止符等。而为了读谱方便,将各种时值的音符按照拍子的结构特点进行组合,叫做“音值组合法”。
虽是旋律的一种装饰,但对音乐的风格、形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倚音、回音、波音、颤音等。
为了读谱和写谱的方便,在记谱法中经常应用许多省略记号。如:移动八度记号、重复八度记号、长休止记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