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梆子唱腔委婉优美,适于表现细腻柔美的情致,所以在京剧的传统剧目中,只有旦角和小生两个行当才有南梆子唱腔,其他行当没有这个板式的唱腔,只有在京剧排演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后,才有过尝试。《霸王别姬》中“看大王”是南梆子原板唱腔,南梆子的另一个板式是南梆子导板,在《白蛇传》和《打焦赞》等剧目中都有南梆子导板唱腔出现。南梆子只有两种板式。
南梆子导板、原板的上下句落音与旦角的西皮导板、原板落音相同,旦角西皮导板以落高音“1”的为多,南梆子导板的落音也是落在高音“1”上,旦角西皮原板的上句落音是“6”和“2”音,但是以落“6”音的为多,南梆子原板的上句落音与西皮原板的落音完全相同,南梆子原板下句落“5”音,这也和西皮原板一样。南梆子的上下句落音与旦角西皮上下句落音相同,但是南梆子的唱腔旋律、结构与西皮唱腔有别。另外,南梆子唱腔的开唱形式、开唱锣经和过门旋律都与西皮声腔明显不同。可以说南梆子有其专用的自成系统套路的开唱形式、锣鼓、过门和唱腔旋律。
梆子腔共同的特点是高亢,嘹亮,大气。论是山西的四大梆子,还是秦腔,无论是河北梆子还是山东梆子,都是这样的特点,因为这才是梆子戏,为啥非要哼哼几几半天不出一句地唱呢?当然这不是说慢板戏不好,只是它不应该成为主流. 南梆子是由梆子腔演化而来,常同西皮唱腔一起使用,既善于表现含蓄、细腻、柔美的情绪,又善于表达明快、欢畅、波动的情感。
南梆子是京剧独有的腔调。其来源有各种说法。南梆子是直接源于河北梆子,即将其导板和小安板借用过来,与京剧旦腔西皮原板、二六、流水融合一起而成。将河北梆子完全变为京剧化南梆子的是梅兰芳,在其排演各种古装新戏中加以运用,并做了丰富多彩的发展变化。由河北梆子变为京剧化的南梆子有其演化过程。从南梆子产生到完全京剧化的年代,大约是清末民初。其称谓将”梆子”冠以”南”字,能是当时艺人为了区别与北方梆子不同加上的。
第二种说法是由徽梆子衍变而来。如李啸仓在《赣剧诸腔的来源与演变》一文中说:“珂-清稗类钞.云:梆子,如得意缘中之调,即就二簧之胡琴以唱秦腔,是而非,只可谓之徽梆子。此即今京剧南梆子之所由来”。周贻白在《中国戏剧史长编》一书中写道:”庆之有-梆子腔,当与武汉的戏剧同一源流。今-皮簧剧.-青衣旦。歌声调,-南梆子腔种,即由此辗转衍变而来”。
第三种说法是由梆子腔演变出来。如董维贤在《京剧流派》一书中写道:”他在《青石山》中能唱-南梆子.,还兼有-二音子.的唱法。
对于以上三种说法,由于都是文字论述,乏具体唱腔同南梆子曲调对照,加上戏曲史研究家对秦腔、徽梆子、梆子腔有不同释义,使人们难以识别,困惑不解。
梅兰芳对南梆子唱腔的发展变化,集中体现在表达不同人物抒发其内心情感时,上句和下句的一头一尾发展出不同旋律起伏丰富多彩的拖腔,受到观众的广泛欢迎。
例如南梆子上句句首的拖腔:如南梆子原板上句句尾的拖腔又如南梆子原板下句句首的拖腔再如南梆子下句句尾的拖腔另外,兰芳还将南梆子原板同旦角西皮不同板式唱腔相联构成前所未有的新唱段。例如在《春秋配》南梆子原板上句与下句中间插入西皮上板哭头;《太真外传》南梆子原板后半段转入西皮流水和散板在《穆桂英挂帅》唱段中,进3句等。
然而我们从以下两段京剧唱腔(虽然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根据唱片所记),仍然可以看出南梆子没有完全京剧化之前的样式。
关于从南梆子产生到完全京剧化的年代,大约是京剧形成(1840-1860)之后,光绪十年(1884)起,经过皮簧、梆子“下锅”合演,皮簧腔与梆子腔(秦腔、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相互交流、影响,清末民初(1895-1915)逐渐形成的。这可以从罗寿山和玉兰均能唱南梆子的资料分析中得到验证。罗寿山生于1859,于1912。他后入的玉成班即是田际云所办的既有京剧演员又有梆子演员同台献艺的皮簧、梆子”两下锅”班社,青石山》又是从梆子剧目改成京剧的。玉兰(生卒年代不详)则是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花旦演员。所灌的唱片《卖胭脂》已明确标明南梆子,徐慕云在《中国戏剧史》中说:“曩年念五年前所购玉兰花(笔者按:字是对演员的比拟称谓)之《卖胭脂》一片,调几与梆子无异”。该书出版于1938年12月,中所提”念五年前”(“念”为二十)即1913年前。而完全京剧化的[南梆子]则是出现于梅兰芳1915年所排演的古装新戏《嫦娥奔月》。 至于为什么南梆子这一称谓将”梆子”冠以方位”南”字,多文献无有记载。笔者认为,能是当时的艺人(或京剧爱好者),为了将这种新腔调区别于北方梆子(秦腔、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有所不同而加上的。这可从另外有关资料作为参证。如李啸仓在《赣剧诸腔的来源与演变》一文中说:“剧的两种梆子(笔者按:指湖北梆子、安徽梆子)比北方梆子腔的调门均较低(用小工调)。至今贵溪班艺人称之为-南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