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剧,原名“徽调”、“二黄调”,1949年后定名徽剧。徽剧为中国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一种重要的汉族地方戏曲,也是中国戏曲的一个重要剧种,不仅京剧是在它的基础上演变形成,中国南方的许多地方戏曲剧种,也都与它有着历史渊源关系,其影响几乎遍及全国。
徽剧传统剧目有1404个,保存档案有753个。其内容从列国纷争、宫迁大事、神仙鬼怪到民间生活故事。徽剧的音乐、唱腔优美、完整。主要分青阳腔、四平腔、徽昆、吹腔、拨子、二黄、西皮、花腔小调共九类。而以吹腔、拨子、皮簧为主要声腔。吹腔轻柔委婉,拨子高亢激昂,皮簧则比较通俗流畅,徽剧的表演艺术丰富多彩,技艺精湛。文戏以载歌载舞、委婉细腻其特点,武戏以粗犷、炽热、功夫精深、善于高台跌扑而震惊观众。生活小戏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风趣、诙谐和语言吸引着观众。舞台画面多采多姿,具有雕塑造型美。
2006年5月20日,徽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徽剧
批准时间:2006年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安徽省、江西省婺源县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遗产编号:Ⅳ-29
著名演员:程长庚、余银顺
代表剧目:《白蛇传》《杨贵妃后传》《九件衣》
中国戏剧的繁荣,往往同声腔的广泛流传和发展分不开。徽剧声腔的形成,是徽剧赖以成立的基础。
元朝末期,南戏与北方杂剧分庭抗礼。弋阳腔流传到安徽衍化成徽州腔和青阳腔,并以此为主体,形成了徽剧的前身——徽池雅调。并相继产生了徽州腔、青阳腔、太平腔、四平腔等多种声腔。徽州腔的产生约在明嘉靖年间,至万历而盛行。当时在中国戏坛上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以弋阳、徽州声腔为代表的适合普通老百姓口味的戏曲,另一种是以昆腔为代表的适合文人口味的戏剧。
明嘉靖年间,在徽州腔产生的当时,全国颇有影响的余姚、海盐、弋阳、昆山四大声腔相继流入徽州。其弋阳腔用金鼓铙钹按节拍,用人帮腔,贴近普通老百姓而受到徽州群众的欢迎,为使弋阳腔的唱法更适合徽州村镇平民的口味,徽州艺人在演出时往往杂人土语,并在剧本中增加大量解释性字句,连唱带说,通俗易懂,扩大和增强了原作表现生活的能力。这种保持徽州语音声调,吸收弋阳腔特点,增加“道白”或称“滚”,所创造出来的新戏声腔,时称“徽调”或“徽州腔”,成为徽剧一种的声腔特色。
明嘉靖年间,昆曲也在徽州一带流传。昆腔剧本文词艰深,温文尔雅,以丝竹等乐器托腔伴唱,悠扬动听,颇受文人欣赏。当徽州腔在徽州本地流行之时,一些流寓在外的徽商却喜欢附庸风雅,以听昆腔为时尚,甚至专门蓄养家班唱昆调。这些演唱昆腔的徽商家班,随着主人回到徽州演出,也把昆腔带到徽州。徽州腔同昆腔的交流,使徽调又有了新的创造,一变为四平调。四平调又名二黄平板,也是后来四大徽班进京时所唱的主要唱腔。
清康熙、乾隆时期,徽州腔凭借徽商的推动和提倡,进入全面繁荣时期,仅扬州一地就有江春的德音班、春台班,徐尚志的老徐班,黄德、汪启源、程谦德的家班。这一时期,徽州腔更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先后吸纳秦腔、吹腔、高拔子、梆子腔、罗罗腔等声腔艺术和剧本优点,形成以徽调为主,融合众长,唱、念、做、打并重的剧种——徽剧。
清乾隆中叶,徽剧的主要声腔均已形成。徽剧进京不久,汉剧也进京,徽剧又从汉剧中吸收了西皮,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自己的声腔。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在广州的外江梨园会馆《碑记》上,记载有太和、保和、瑞祥、永兴等徽班的名字。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另一块《碑记》则记有荣升、春台、有福、上明、翠庆、集庆、保和、文秀、上生等九个徽班班社。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班名艺人高朗亭率三庆班入京演出,轰动京师。之后,在乾隆、嘉庆年间进京的还有四庆徽、五庆徽、四喜、春台、和春、三和等徽班。其中,以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最为有名,人称“四大徽班”。
嘉庆、道光年(1796年-1850年)间,徽班在北京更加兴旺发达。
清道光八年至十三年(1828-1832年)间,汉调艺人王洪贵、李六等在北京加入徽班,使徽、汉合流,出现变“诸腔杂陈”为“以皮簧为主”新剧种。而南方的徽班也受到京剧和其他各新兴地方剧种的冲击。
道光二十年(1840年)由于徽汉两个剧种的血缘关系,长期同台演出,彼此融会吸收,逐渐使徽汉两班合作,徽汉两调合流,又从昆曲、弋腔、秦腔不断汲取营养,并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咸丰、同治(1851年-1874年)后,徽剧班社逐渐减少,加上原先徽商的地位已被新兴的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势力所取代,使徽班逐渐失去原先徽商在经济上的支持,活动区域日渐缩小,只流行于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四省的部分地区。但其艺术形式却保留了下来,并与京戏分为两个系统,称为“徽戏”。
民国十年(1921年)以后,徽班虽仍然活跃,但改调京腔者日渐增多,至抗日战争前夕,大多数职业班社解散,艺人多改学京戏或弃艺从农或改行经商,只有少数班社勉强维持。
民国十五年(1926年)左右,由于京、沪等地京剧的蓬勃兴起,徽剧渐渐衰落,解放前夕几成绝唱。在1951年进行的老艺人普查、登记中,当时的徽戏老艺人仅有72人。同年5月,安徽省第一个徽剧团休宁“群乐徽剧团”成立。
1956年,“安徽省徽剧团”在徽州筹备成立,剧团成立后抢救挖掘、搜集整理了近千个剧目和大量的徽剧声腔、音乐、脸谱等珍贵资料。两年后迁往合肥。1959年和1961年,该团两次赴北京、上海等地公演。1961年,休宁“群乐徽剧团”改为“徽州地区徽剧团”。1978年重新成立“徽州地区京徽剧团”。
198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派专家与录像队,专门到黄山市进行徽剧、目连戏录像,其中徽剧录下《水淹七军》《百花赠剑》《出猎回书》《借靴》《打龙篷》《乌盆计》等6个节目,并列入国家艺术档案长期保存。
1990年在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的演出盛会中,徽剧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再次轰动京城。1991年至1997年间,安徽省徽剧团多次应邀赴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日本演出,
1999年夏,又应邀赴西班牙参加第20届朝圣国际艺术节、西班牙奔牛节和马德里夏季艺术节的演出。2013年,应美国旅美专家协会邀请,黄梅戏剧院与安徽省徽京剧院共同组成“徽风皖韵美洲行”演出团踏上了2013春节访美演出的行程。
表演:徽剧在表演艺术上善于兼收并蓄,博采众腔之长。演出容量大,表现力丰富,能以多种声腔表现各种复杂人物情感,以多种表演技艺塑造舞台人物形象。其表演题材广泛,即能演出诸如《八阵图》《水淹七军》《龙虎斗》《七擒孟获》等历史题材的大戏,又能表演如《踢球》《闹灯》《骂鸡》等生活小戏。其表演场面或委婉细腻,如生旦排场戏《赠剑》《断桥》《醉酒》,或火爆炽列,如武打戏《烈火旗》《八蜡庙》《英雄义》等。其表演形式也灵活多样,可分可合,可大可小,单折戏、连台戏均可演出。
徽剧艺术以朴实、粗犷、重排场、擅武功、具有浓厚生活气息为特色,徽剧表演历来讲究功底扎实、技术全面、阵容整齐、色艺兼优,歌、舞、乐、白高度综合。要求演员能文能武,唱念做打具佳。即重视排场,讲究舞台艺术完美,如以“三十六顶网子会面,十蟒十靠,八大红袍”来显示班社阵容强大和行当齐全,又重视表演朴实、粗犷。如《八达岭》中,单龙套就有十至十四堂之多,还有八红蟒、四官衣,演员边歌边舞,再配以唢呐、锣鼓,表现出千军万马的声势。演员舞台动作强烈鲜明,技术性强。即讲究人物亮相和舞台画面的雕塑美,又重视平台、高台的武功表演,在一些戏中还有不少特技表演。如《水淹七军》中关羽、周仓、关平三人表演的一系列身段亮相,特技表演高台如《一箭仇》中的史文恭要翻三至七张桌子,平台如跳圈、窜火、窜剑、飞叉、筋斗等。徽剧中其他角色的表演也各有特色,并吸收民间武术如“红拳”等成为武打中具有特色的招式。如旦角的表演,早期因无水袖,故有许多指法,净角亮相时双手过顶,似举千斤,五指岔开,形如虎爪,用“滚喉”喑鸣叱咤,辅以顿足,用以表现角色愤怒时的情感,显得粗犷激越。徽剧在表演上具有动作粗犷、气势豪壮的特点,是因继承了安徽旌阳(今旌德)一带目连戏艺人的技艺。此外,徽剧中尚有不少“绝活”,如《滚灯》中的顶灯、《活捉》中的矮步、《三岔口》中的辫子功、《双下山》中的甩念珠、《月龙头》中的打红拳、《伐子都》中的三变脸等。徽昆以演出《七擒》《八阵》《八达岭》《英雄义》等摮:嫦窋和武戏形成自己的特点。
徽剧的表演讲究群歌齐舞的雄伟气派,高台、平台的武功技巧均注重舞台画面和身段、亮相的雕塑美。旦角的表演因早期没有水袖,故有很多手腕、手指的舞蹈动作。净角亮相双手过顶,似举千斤,用“滚喉”喑呜叱咤,辅之以顿足。
唱腔:徽剧的唱腔通俗易懂,节奏爽朗明快。其多声腔,主要包括:拔子、四平、吹腔、二黄,也兼唱昆弋腔、高腔、花腔小调、西皮。后来又增加了反二黄、反西皮、花西皮、花拨子等新腔,唱腔变得更丰富。唱腔为不太严格的联曲体,昆弋腔和吹腔为联曲体向板腔体的过渡形式,也用笛子伴奏,既可演唱长短句,也能演唱七字、十字对偶句,比较灵活。拨子、二黄和西皮都有一套完整的板式,它们的唱词,除回龙、叠板外,均为七字、十字的对偶句。
行当:徽剧中的脚色行当由生、旦、净、丑四行发展形成了较细的分工。根据不同的腔调、时期、地方,角色分工各不同。青阳腔的角色行当有:生(正生)、旦(正旦)、末、净、丑、外、小生、夫旦、花旦、贴旦等十行,另有四个龙套兼演杂角。“四大徽班”进京时的徽戏行当有:生、小生、外、旦、贴、夫、净、末、丑等九行。到了徽州的徽班时期,角色行当有:老生、武老生、正生、小生、武小生、正旦(青衣)、花旦、武旦、大花(铜锤)、二花(架子)、跌打二花(武花脸)、三花(丑)、武三花等十四行。浙江一带徽班的角色行当有:老生、老外、副末、小生、正旦、花旦、作旦、老旦、武小旦、三娘旦、大花、二花、丑(小花)、四花、杂(为龙套、老虎、狗,兼管道具箱)十五行。
乐器:伴奏乐器多以徽胡、笛、唢呐为主。徽胡又称科胡,木杆、丝弦,琴筒内直径为二指,用短弓弓法,配以揉、滑等指法,有独特风味。另有一种乐器,称为“先锋”亦叫“挑子”、“虾须”,喇叭形,长五尺,铜制,分三截,可伸缩,用于出将、法场、出鬼怪。打击乐器有单皮鼓、牙板、大堂鼓、云鼓、徽锣、大钹、小锣、小钹、云锣等。
戏服:徽剧传统的服装包括蟒、靠、褶、盔帽、靴鞋等附件,又名戏衣,俗称行头,人物的冠戴即称盔头。过去徽班有“江湖行头”“内班行头”“私房行头”与“官中行头”之分。戏鞋分为靴、鞋两类,靴可以分为厚底、薄底和方头三种。戏服的穿戴规制,早在宋、元时期已有“披秉”“素扮”“道扮”“蓝扮”等。明代后期,由于上演的剧目不断更新,表演艺术的发展提高,使歌与舞有了进一步的综合,演员行当的分工更加具体明确,以及戏班经济条件改善,从而在舞台美术方面出现了一个戏衣、盔帽、化妆、装置等全面发展。虽然传统的徽剧服饰成型于清代,但其规格式样基本上是以明代服饰为基础,并参酌唐、宋、元、清等朝代服饰之典型,加以综合与美化创造的。徽剧服装具有很浓烈的民族性与服饰性。它在设计中充分运用和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色彩学和工艺美术的绘画诸原则。服装用色为五类,分别为红、黄、蓝(绿)、白、黑。其官衣、褶子用蓝色不用绿色,蟒、靠、龙套用绿色不用蓝色,绣花以龙纹居多,线条较粗。后来受到其他剧种的影响,有所变化。
脸谱:徽剧脸谱中,“草脸”为通用脸谱,其余的专用脸谱都富有寓意,如包拯的前额上画一粉红色肉包,因传说他幼年时曾被恶嫂陷害,推入枯井所至,张飞的前额上画有一个大桃,象征着“桃园结义”,魏延的印堂上画三条反骨,表明其造反等等。
安徽省徽剧团建团以来,抢救挖掘、搜集记录了近千个剧目和大量的徽剧声腔、音乐、脸谱等珍贵资料。徽剧共有传统剧目1404个,存安徽省徽剧团手抄剧本753个。徽剧的音乐唱腔以吹腔、拨子为主,另有青阳腔、四平腔、徽昆、昆弋腔、二簧、西皮及花腔小调共九类声腔。徽剧的曲牌共有100余种,经常演出使用的约50多种。徽剧传统剧目非常丰富,其中徽昆剧目以武戏为主,西皮戏,多与汉剧类同。
代表剧目:《水淹七军》《贵妃醉酒》《哭剑饮恨》《临江会》《白蛇传》《杨贵妃后传》《九件衣》《百花赠剑》《情义千秋》《吕布与貂蝉》《刘铭传》《齐王点马》《百花赠剑》《七擒孟获》《八阵图》《水淹七军》《淤泥河》《打百弹》《拿虎》等。
代表剧团:安徽省徽京剧院、徽州地区京徽剧团
传统戏曲一般由传承人的口传身授而得以代代传递和发展的,饱含着历久弥新的历史文化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文化娱乐方式的冲击,人们的生活环境以及消费方式发生变化,很多民间风俗活动不再举行,与此相关来自乡野、自编自演的徽剧徽戏,也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因此,对传统徽剧进行抢救、挖掘、保护、传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徽剧正面临着种种现实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三点影响到徽剧的传承与发展。
一是徽剧的艺术特色消融,有出现“京剧化”的潜在危机,安徽省徽剧团由原先的徽剧团合并为徽京剧院,“徽京合并”导致徽剧特色逐渐消融,使徽剧传承工作业态萎缩,生存状况令人堪忧。
徽剧与京剧,同根同祖,一脉相承,徽、京之间,无论从剧目、声腔、曲调、念白以及行当角色、表演程式等方面,彼此差异大致相同,徽京合并会造成剧种界限被打破,表演特色被融合。特别是演员之间长期同班、同台、同戏、同演,使徽剧艺术特质逐渐消解,与京剧同化合流,会使徽剧失去自身艺术特色,亦会影响徽、京两个剧种的艺术发展。
二是艺术人才的匮乏,传承后继无人,徽剧正面临的主要困境是演员老化、行当不全,艺术人才断档严重。
三是徽剧缺乏精品力作,社会影响力逐年下降。
徽剧艺术这一珍稀文化遗产,保留它的活态演出不仅对观众、对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是福音,对于世界了解中国历史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宫博物院尚存清廷“升平署”一库房徽剧剧本及文字材料亟待整理,而徽剧剧种的消失将会使这批文物成为无法解读的“天书”。对这样一份中国戏剧文化遗产,理应倍加珍视,并加以抢救和保护,也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2013年7月,为了将徽班进宫演出资料的保护与整理,故宫博物院将1万1千件徽班进宫演出资料进行了第一轮整理,挑出了品相相对完好的300多件资料,进行了影印。
2013年10月,黟县戏联遵照黄山市委、市政府领导关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指示要求及市文化委具体工作安排,组织老徽剧演员传帮带,排练徽剧《杨贵妃后传》,以实际行动传承徽剧演艺,抢救徽剧表演艺术,为传承徽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6年,安徽省怀宁县将选址“戏曲之乡”石牌镇,建立首个中国徽班博物馆,将收入大量关于徽班与徽剧的相关史料。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安徽省徽京剧院、黄山市徽剧院(黄山市艺术研究所)、婺源县徽剧传习所获得“徽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