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歌剧是18世纪以来,为应对意大利正歌剧弊端而兴起的歌剧类别。
喜歌剧常取自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其音乐风格轻松幽默,具有较强的喜剧因素,往往是大团圆或胜利的结局;多使用本民族语言,采用生动活泼的对白与通俗流行的曲调演绎剧情。
歌剧自诞生后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意大利、法国为中心的两大派别。但歌剧,尤其是意大利正歌剧逐渐成为贵族宫廷节庆社交的装饰品,内容逐渐变得贫乏、空洞,形式也日益僵化。18世纪初,意大利正歌剧由于这些明显的弊端而遭到人们普遍的反感,此时一种新型的歌剧形式喜歌剧开始盛行,强烈地冲击了传统歌剧。
意大利喜歌剧
最早的喜歌剧诞生在意大利,是从幕间剧发展而来的。幕间剧是在正歌剧的两幕之间演出的短小、诙谐的片段。早在17世纪,意大利歌剧中幕间剧就已经非常流行。
18世纪初,这些在不同正歌剧幕间演出的喜剧场面开始被抽出来独立演出,他们的规模较小、音乐幽默,成为意大利喜歌剧的原型。18世纪60年代初,在佛罗伦萨成立了以演出喜歌剧为主的花园剧院,由此喜歌剧开始脱离了正歌剧幕间的喜剧性表演,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剧种。
1733年,意大利作曲家乔瓦尼·巴蒂斯塔·佩尔戈莱西创作的《女仆作夫人》标志着意大利喜歌剧的诞生,是意大利喜歌剧的代表作品。《女仆作夫人》是正歌剧《高傲的囚徒》的幕间剧,全剧只有男、女歌唱演员和不说话的角色共3人,用一个小型弦乐队伴奏;旋律轻松活泼,具有主调和声的特点;该剧情节生动,结构紧凑,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后来的发展中,这种喜歌剧虽然增添了抒情的成分,但是并未削弱喜剧的特征。例如皮契尼的《切克伊娜》就在喜歌剧体裁中加强了多愁善感的因素。在帕伊兹埃洛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磨坊女》中,喜歌剧的情节范围和风格特征有所扩充,增加了诡计、讽刺、幻想的因素。
到了19世纪,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多尼采蒂的《唐·帕斯夸勒》和威尔第的《福斯塔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了喜歌剧的优良传统。
法国喜歌剧
集市剧是法国喜歌剧的前身。17世纪末,巴黎的集市上流行着一种以喜剧性的对话、听众熟悉的民间流行歌舞曲调为主,掺杂着杂技、哑剧的表演形式,被称为集市剧,后来就有了专门上演这种集市剧的大众剧院。
18世纪50年代左右,一批意大利喜歌剧演员来巴黎演出,他们上演的喜歌剧风格朴素、生动幽默引起法国人的兴趣。法国人把自己的抒情歌剧和意大利喜歌剧相比较,从而引发了史上著名的“喜歌剧之争”。争论的两方一方以卢梭为代表,支持意大利喜歌剧的新鲜活力,批评法国歌剧的华而不实。另一方则是贵族阶层,支持宫廷贵族的艺术趣味,维护法国的抒情悲剧传统。1752年,支持喜歌剧的卢梭创作了喜歌剧《乡村占卜师》,他把意大利喜歌剧的优点和法国集市剧的特点结合在一起,把歌唱和对白结合在一起,把舞蹈和哑剧结合在一起。这场争论,推动了法国早期喜歌剧的创作。此后,从一般百姓到王室贵族,对喜歌剧的喜爱成为一种时尚。1762年,法国建立了专门的喜歌剧剧院。
法国喜歌剧区别于其他国家,特别是意大利喜歌剧最明显的特点是:用说白代替宣叙调。此类歌剧中的演唱、咏叹调往往不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而是采用浪漫曲、分节歌、舞蹈歌曲乃至讽刺歌曲及对白等可以表现世态风俗的题材;主要是采用新创作的曲调,重视重唱和乐队的作用;强调情感的表达和音乐的描绘。
18世纪法国喜歌剧重要的作曲家由蒙西尼,代表作有《冒失鬼的招认》《玫瑰花和可乐果》《逃兵》《美丽的阿尔塞纳》等。另一位对法国喜歌剧代表人物是格雷特里,被称作是法国的佩尔格莱西,代表作有《狮心王查理》。
喜歌剧的题材内容不同于正歌剧所表现的历史或神话故事,而是取自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其音乐风格轻松幽默,具有较强的喜剧因素,往往是大团圆或胜利的结局;多使用本民族语言,采用生动活泼的对白与通俗流行的曲调演绎剧情。
1.佩尔格莱西《女仆作夫人》(1733年)
2.卢梭《乡村占卜师》(1752年)
3.约翰·亚当·希勒《魔鬼出笼》(1766年)
4.卡尔·迪特斯多夫《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602年)
5.佩普什《乞丐歌剧》(17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