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杂戏,也称“铙鼓杂戏”、“龙岩杂戏”,是山西省、河南省的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关于锣鼓杂戏的起源,史籍方志无载,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看法。一说它的前身是汉唐以降的“村落百戏”,主张此说者为任光伟先生,他在《中华戏曲》第十三辑《赛戏、锣鼓杂戏二探》一文详述其说。另一说认为锣鼓杂戏“早在唐代已有这种艺术的雏形”,“与唐代兴建龙岩寺有密切关系”,此说见《山西两剧种概说》。还有一说认为锣鼓杂戏始于初民时期的岁末娱乐民俗,并引用山西省临猗县新庄村现存锣鼓杂戏《三请诸葛》古抄本正文前姚继唐志文作证明:“吾村有所谓杂戏者,不知肇自何时,意其田家作苦,岁时行乐,如唐风蟋蟀章之故事也。”这三种说法各有所据。晋南各地的锣鼓杂戏筹备排练于每年冬季,演出于来年正月元宵节期间,正是岁末岁初之时,是当地农民农闲时的一种自娱活动,说它源自上古“岁时行乐”遗风,有一定道理。然而,这种娱乐民俗,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又与晋地先民祀神信仰相结合,是作为祭祀活动的组成部分而存在。
山西南部古汾阴地区(今万荣、临猗二县),是古代汉民族文化活动中心之一,有悠久的祭祀历史,相传轩辕黄帝于此“扫地而祭",汉武帝也“立后土祠于汾阴雅(在今万荣)",其后此地神庙纷纷修建,祀神活动极为普遍。明万历年间河津县樊家庄《重修乐楼碑记》载:“唯祠庙之设,,晋地实繁,河东(即今山西南部地区)又其最者。或以商尚鬼,耿为商都,耿乡(河津为古耿乡)一路遗风特盛。”既有祭祀,当有祭品,以供神灵享用。这些祭品,有物质方面的,,如牲馐酒果;有精神方面的,如歌舞乐技。歌舞乐技以娱神,娱神的同时也可娱人,因此,祀神活动与“岁时行乐”的娱乐活动结合便不足为怪了。
锣鼓杂戏在表演上有许多固定的程式动作,如武戏中的枪挑盔缨、刀削马蹄、搭弓射箭、交战突围之类,多源于武术而适当虚化。列鬼对阵是锣鼓杂戏的主要表演身段,表演者右臂弧形伸向右前上方,手掌朝外,左臂稍向后伸,手掌朝左后方展开;脸面向前,神气充溢,称之为列鬼。一个人表演为独把列鬼,两个人为双列鬼,还有三把鬼、对对鬼、五把鬼、燃烧鬼、带刀鬼等;对阵的套子有三把阵、五把阵、老套阵、冲阵等。整个过程节奏缓慢,风格古朴。演员举手动步和唱、吟、念、白,都以锣鼓节奏配合,故杂戏演员有“要把杂戏演,先学踩鼓点。鼓点踩不对,动作难学会”之说。
锣鼓杂戏演出剧目以军事题材为主,三国戏尤多,流传至今的有《伐西歧》、《乐毅伐齐》、《三请诸葛》等百余种。现存有手抄本锣鼓杂戏剧目《铜雀台》等十余本,其中的《会洛阳》系乾隆十二年抄本。
锣鼓杂戏紧密地依附于山西南部农村的祀神活动,是当地宗教祭祀必不可少的艺术构成。它不能独立存在,在晋南各县农村,凡有祀神活动,必有锣鼓杂戏演出,凡有杂戏演出,必有神庙祭祀,二者不可分离。在这个意义上说,锣鼓杂戏乃民问宗教祭祀戏剧的一种。研究中国戏剧的历史发展,不能遗忘这类戏剧样式。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戏剧研究院、山西戏剧研究院曾先后两次对其录像存档,为杂戏的传承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临猗县文化馆获得“锣鼓杂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