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民歌包括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少数民族地区一带。有二十几个不同民族聚居在这里。该区民歌有着不同层次的古老文化特征,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民歌大多为“诗、歌、舞”相结合的演唱形式,内容复杂多样,同时存在着不同历史阶段的民歌。
由于许多民族没有文字,民歌成了他们记载历史、传播知识以及进行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所有这些都反映出特殊的、多层次的文化现象。这一地区代表性民歌是多声部民歌。多数民族都有二声部、三部民歌。
民歌的分类有“大歌”、“小歌”。大歌以侗族、布依族、壮族等民族的最闻名,大歌又分男声、女声、童声三种,男声大歌一般节奏性较强,曲调明快。女声大歌节奏较自由,旋律细腻、柔和。小歌除二声部外也有单声部民歌。内容以爱情为主,一般是青年男女在室内用小嗓轻声唱。此外还有古歌,以苗族的古歌历史最悠久。内容叙述天地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游方的起因等。曲调富于吟诵性,歌唱者多为老人。侗族大歌50年代即闻名全国,其他民歌如《桂花开放贵人来》、《阿细跳月歌》等,也都是有代表性的曲目。
《槐花几时开》是一首广泛流传的四川民歌,是一类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歌词表达的是一位处于热恋中的少女期待自己的心爱之人早点回来的焦急心情。整首曲子的构思十分淳朴,并且结构十分巧妙,反映的感情十分亲切。整首曲子有着高亢而嘹亮的声调,曲调悠长而质朴。在该民歌的歌词里面还衬入了一些具有地域特性的衬词从而使得其能够自由的拖长。整首民歌具有清新流畅且优美婉转的旋律,朗朗上口,亲切自然,故而广泛流传。不少歌唱家诸如李双江,雷佳等都唱过这首民歌。
贵州民歌《太阳出来照白岩》也是一首描写爱情的民歌。同时,它是一首较典型的起承转合式四乐句结构的山歌。本首歌共分五小段。其中第二句“金花银花朵朵开”,是这首歌的核心。第一段与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内容基本相同,只改了几个字。这是山歌中男女对唱的最基本格式,或先男后女,或先女后男,最后再合唱,反映了土家青年男女对真挚爱情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