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1885年-1935年),勋伯格高徒,与勋伯格、韦伯恩开创“新维也纳派”,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在作曲技法上的探索为整个20世纪音乐带来了一场革命。
作为新维也纳乐派重要成员之一,贝尔格的特殊贡献在于把勋伯格枯燥的作曲方法同感情表现结合起来,使这种新的、比较抽象的语言同样能够抒发人的感情,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力。因此,相对来说,贝尔格的作品比勋伯格、特别是韦伯恩的作品拥有更多的听众。
阿尔班·贝尔格生于维也纳。在他1904年(19岁)随助伯格学习之前,已写有约70首作品,主要是歌曲和钢琴曲,但他感到它们没有新意,只是在重复晚期浪漫主义的习惯语言。与勋伯格相遇,对他一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他向勋伯格学习(共6年)后,贝尔格的作品开始有了自己的特点(作品编号1一3)。作品第4号起,他采用勋伯格的无调性语言写作,后来又采用十二音体系,但仍然保持了与浪漫主义的紧密联系。
1914年,他根据19世纪德国剧作家格奥尔格·毕希纳(Georg Buchner,1813~1837)的同名话剧开始构思的歌剧《沃采克》是他最重要的作品。由于战争期间,他应征在奥军服役,所以直到战争结束后才继续这部被中断了的歌剧的创作,并于1921年完成全剧。1924年以管弦乐组曲形式演出了其中的三个选段,1925年,歌剧经过137次排练,在柏林由国家歌剧院首次演出。剧本是作曲家自己改编的。它描写的是:沃采克,一个穷苦的士兵,经常遭受长官们的羞辱。为了养活情人玛丽和他们的私生子,不得不让军医在他自己身上做试验,以换取每天三个硬币。但是玛丽却与军乐队长私通,沃采克在痛苦中杀死了他仍然热爱的玛丽,自己也投湖自尽。而他们的孩子,还不懂得发生的事情,仍在附近玩耍。歌剧具有进步的思想意义,为20世纪歌剧中少见。它不只是描写沃采克个人的悲剧,而是向他的周围环境、向社会提出控诉。歌剧的音乐大部分是无调性的。它预示了某些十二音的手法,也继承了以往调性音乐的传统,把自然音阶、半音阶和“音列”都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作曲家还使用瓦格纳的主导动机的手法,使它与剧中的人物和思想表现结合起来。歌剧的声乐风格多样,既有类似德国抒情歌剧中的旋律,也有勋伯格在《月迷彼埃罗》中使用的“念唱”音调,还有配乐说白。各场之间,都由器乐连接起来。歌剧使用了各种传统的曲式,以此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如第一幕的五场由5首特性小曲组成,第二幕的五场是5个乐章的交响曲,第三幕的五场是5首创意曲。歌剧的特点被认为是:“典型的、高度发展的、浪漫主义强烈感情与最严格和抽象的形式主义相结合。”它的演出取得很大成功。
随后的10年,贝尔格一方面继续作曲,一方面私人教学。他写得不多,但较有质量。1925~1926年完成的由六个乐章组成的弦乐四重奏《抒情组曲》,是他采用十二音技法的第一首作品(1928年抽出其中三个乐章改编成弦乐队曲)。1929年开始创作他的另一部重要歌剧《露露》。《露露》是一部揭露杜会现实的悲剧,脚本由作曲家根据魏德金(Frank Wedekind)的话剧《地神》和《潘多拉的盒子》写成。女主角露露是一个迷人的危险人物,她毁灭了每一个“爱”她的男人,最后自己也沦为妓女,被一名嫖客杀害。希特勒上台以后,勋伯格乐派的作品都遭禁演。贝尔格没有收人来源,生活十分困难(有一次,连牙痛也没钱请医生诊治)。面对奥地利的纳粹化,他感到很痛苦。加上他亲近的老师勋伯格去了美国,使他更感孤单。1935年,他所宠爱的一个女孩格罗皮厄斯(马勒遗孀改嫁后所生之女,只活了18岁)因患病突然去世。贝尔格为了纪念她,把正在创作的《露露》搁在一边,全力以赴地投入《小提琴协奏曲》的写作。作曲家仅用了6个星期就完成了这首作品。尽管它是十二音的,但仍然充满感情,易于理解,成了20世纪有影响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同年12月,贝尔格因被虫咬引起血液感染中毒而死,留下《露露》最后一幕的部分配器没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