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韦伯恩(Anton von Webern,1883~1945)生于维也纳。与贝尔格一样,也是在1904~1910年成为勋伯格的私人学生的。他原来的作品是有调性的,保留下来的可能只有一首《帕萨卡利亚》(0p.1)。1908年开始,跟随勋伯格采用无调性语言,如《六首管弦乐曲》(0p.6,1910)、《五首管弦乐曲》(0p.10,1913)、弦乐四重奏《六首小品》等,从此,再没写过有调性的作品。1924年起,采用十二音技术写作《三首宗教民歌》(0p.17)。从此,所写的作品都是十二音的,如《交响曲》(0p.21,1928)、《钢琴变奏曲》(0p.27,1936)等。
纳粹统治时期,他的音乐被禁止出版和演出。为维持生活,他只好到出版社当校对员。韦伯恩在世时默默无闻。1945年德国投降不久,一天,他在屋外散步,可能由于语言的障碍和误会,被美国哨兵一枪打死。韦伯恩的作品不多,共31首(17首声乐曲和14首器乐曲);死后,被录制成四张慢转唱片。他的音乐十分简练,以发展了一种高度浓缩的、格言式的音乐语言而著称。
韦伯恩与贝尔格不同。他们两人虽然都以勋伯格的作曲方法为基础,但从20世纪音乐发展来看,贝尔格尽力把它拉回“过去”,使它向传统靠拢,而韦伯恩更倾向“未来”,更具“先锋性”。韦伯恩把勋伯格的作曲规则运用得更加彻底、更加极端、更加理性化,因而使他的音乐语言更加抽象、主观,带有更多的实验的性质。或者像格劳特所说,贝尔格代表了勋伯格教学中潜在的浪漫主义因素,“韦伯恩则代表了潜在的古典主义因素一不含浪漫主义的无调性”。具体表现如:(1)旋律、和声的零碎和片断。他的音乐缺少长线条的、流畅的声部进行,多用宽音程的跳进,有时被截成一段一段,只有几个音,甚至一二个音,互相之间就像没有联系一样;各声部之间的关系经常是不协和的。(2)织体的节俭。韦伯恩的音乐具有室内乐性质,即便在他不常使用的大型乐队中也是如此。配器与旋律、和声的零碎与片断相配合,总是用不同乐器的频繁转换,以及不同演奏法的特殊效果,突出乐器音色的不断变化。(3)曲式结构的简短。他常用倒影、节奏移位等对位手法,很少主题的模进或重复。韦伯恩认为:“主题一旦开始,就表现了它所要说的东西,接着就必须出现某些新的东西。”当勋伯格和贝尔格尽量利用古典曲式来展开乐思的时候,韦伯恩的兴趣在于强调个别的音本身,而不在于音与音的连接,以形成乐句和曲式。所以,他的作品不仅很短,而且短得出奇。《五首管弦乐曲》(0P.10,1913)中的第四首只有6个小节多一点,演奏时间约19秒钟。
以上所述的音乐语言,不仅体现了韦伯恩的独特风格,而且促进了二战以后新音乐的发展:
(1)影响了点描派(pointillism)音乐的形成。
点描派这个名词借自19世纪末绘画上的点彩派,即用各种色彩的点或很短的笔法,拼镶成画面。音乐上则是指韦伯恩和他的追随者的这样一种作品:它们把一个一个的音(或和弦)拼接起来,各有各的音色、力度、发音法等。在这里,韦伯恩大大地发展了勋伯格(在《五首管弦乐曲》中的第三首“夏晨的湖边:色彩”)表现的“音色旋律”的思想。
(2)预示了序列音乐的发展。
十二音体系,仅是音高上的序列,把音高上的序列原则应用到节奏等方面,就成了序列音乐(或称整体序列音乐)。在韦伯恩的作品中,每个音不仅有其特殊的音高,而且有不同的时值、音色、力度等,它们有着独立的含义,而不再附属于旋律,这就为序列音乐打下了基础。
(3)提高了音色在作品中的地位。
音色从来没有取得像现在这样突出的重要地位。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韦伯恩一下子“红”了起来,不是没有原因的。一些年轻的作曲家如布列兹、施托克豪森、诺诺等,从韦伯恩的作品中得到启发,找到了他们所追求的东西。1952
年,布列兹发表一篇文章:《勋伯格死了》,就在于推崇韦伯恩,而认为勋伯格的方法,如使用主题、区分旋律和伴奏、利用传统曲式等等已经过时。1957年,韦伯恩的所有作品都被录音,并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和美国西雅图举行他的音乐节,1962年成立了国际韦伯恩协会。有的音乐学家还以他为标志,把50年代称作“韦伯恩以后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