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列茨基(Krzysztof Eugeniusz Penderecki,1933年11月23日- 2020年3月29日),波兰作曲家和指挥家。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致广岛受难者的挽歌》、《第三交响曲》、《波兰安魂曲》等。彭德列茨基的全部作品包括四部歌剧、八部交响乐和其他管弦乐作品、各种器乐协奏曲、主要为宗教文本的合唱,以及室内乐和器乐作品。他曾经为《闪灵》《驱魔人》等影片配乐。
潘德雷茨基出生于德布斯卡,曾在雅格伦大学和Kraków音乐学院学习音乐。从学院毕业后,他成为了那里的一名教师,并在1959年华沙秋季音乐节上开始了他的作曲家生涯。他为弦乐团创作的《致广岛遇难者挽歌》受到广泛好评。他的第一部歌剧《卢丹的恶魔》并没有立即获得成功。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潘德雷茨基的作曲风格发生了变化。他的合唱作品《波兰安魂曲》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并于1993年和2005年扩展。
潘德雷茨基获得了许多著名的奖项,包括1967年和1968年的意大利大奖赛;1983年维胡利·西贝柳斯奖;1987年、1998年(两次)和2017年四次获得格莱美奖;1987年沃尔夫文学奖;1992年获路易斯维尔大学grawmeyer音乐作曲奖。2012年,《卫报》的肖恩·迈克尔斯称他为“波兰最伟大的在世作曲家”。
外文名:Krzysztof Eugeniusz Penderecki
国籍:波兰
出生地:波兰东南部克拉科夫附近的德比卡
出生日期:1933年11月23日
代表作品:《致广岛受难者的挽歌》、《第三交响曲》、《波兰安魂曲》
主要成就:1967年和1968年的意大利大奖赛;1983年维胡利·西贝柳斯奖;1987年、1998年(两次)和2017年四次获得格莱美奖;1987年沃尔夫文学奖;1992年获路易斯维尔大学grawmeyer音乐作曲奖。2012年,《卫报》的肖恩·迈克尔斯称他为“波兰最伟大的在世作曲家”。
1933-1958:早期
潘德雷茨基1933年11月23日出生在波兰东南部克拉科夫附近的德比卡,是Zofia和律师Tadeusz Penderecki的儿子。潘德雷茨基的祖父罗伯特·伯杰(Robert Berger)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在潘德雷茨基出生时是当地银行的主管;罗伯特的父亲约翰是一名德国新教徒,在19世纪中期从布雷斯劳(现在的沃罗彻瓦)搬到德泽比卡。出于对妻子的爱,他后来皈依了天主教。潘德列茨基的祖母Stefania是来自奥匈帝国斯坦尼斯劳(今乌克兰西部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的亚美尼亚人[4]潘德雷茨基曾经和她一起去Kraków的亚美尼亚教堂。他是三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他的姐姐芭芭拉(Barbara)嫁给了一位采矿工程师,他的哥哥雅努斯(Janusz)出生时正在学习法律和医学。Tadeusz是一位小提琴家,也会弹钢琴。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潘德雷茨基一家搬出了他们的公寓,因为食品部要在那里运作。战后,1946年潘德列茨基开始上文法学校。他开始在达尔扎克手下学习小提琴,达尔扎克是达尔扎卡的军乐队指挥,战后他为当地音乐协会组织了一支管弦乐队从文法学校毕业后,彭德雷茨基于1951年搬到Kraków,在那里他进入了雅格伦大学。他师从塔罗什维茨学习小提琴,师从弗朗西泽克·斯科什舍夫斯基学习音乐理论。1954年,潘德雷茨基进入Kraków音乐学院,在一年后完成了小提琴的学习,完全专注于作曲。潘德列茨基在那里的主要老师是阿图尔·马拉夫斯基(Artur Malawski),他是一位以合唱和管弦乐作品、室内乐和歌曲著称的作曲家。1957年马拉夫斯基去世后,潘德雷茨基师从以合唱作品闻名的作曲家斯坦尼斯绍·维乔维奇(stanissawwiechowicz)当时,1956年波兰推翻斯大林主义,取消了严格的文化审查制度,为一波创造力打开了大门。
1958-1962年:早期创作
1958年从Kraków音乐学院毕业后,彭德雷茨基在学院担任了一名教师。他早期的作品受到安东·韦伯恩和皮埃尔·布列兹的影响(彭德雷茨基也受到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彭德雷茨基的国际知名度始于1959年华沙之秋,当时他的作品《Strophen》、《大卫的诗篇》和《Emanations》的首演,但真正让他引起国际关注的是1960年为52种弦乐器创作的《致广岛受害者的挽歌》。在这首曲子中,他运用了扩展的器乐技巧。
一年后它增加了管弦乐的密度,更多的管乐器和铜管乐器,以及一个由32种乐器组成的巨大打击乐器部分,可供6名演奏者演奏,包括一架墨西哥乐器güiro、打字机、锣和其他不同寻常的乐器。这首曲子是为1962年的多瑙埃辛根当代音乐节创作的,它的表演被认为是挑衅和有争议的。甚至连配乐都显得很有革命性;潘德雷茨基发明的图形记谱法摒弃了人们熟悉的五线谱上的音符,而是将音乐表现为变形的声音。他在这个阶段的意图是相当接近约翰·凯奇的:“我感兴趣的是超越所有传统的解放声音。”
潘德雷茨基使用了弦乐团的52个“声音”来演奏大量的滑音和和声,然后这些声音会被其中一盘磁带记录下来,以便稍后在作品中播放。1962年,它在华沙秋季音乐节上演出,引发了一场骚乱,尽管奇怪的是,骚乱者是年轻的音乐学生,而不是年长的音乐会观众。
与此同时,他开始为戏剧和电影作曲。1959年,在别尔斯科-比亚亚卡的卡通电影工作室,他为第一部动画电影《Bulandra i diabeovi》作曲,由Jerzy Zitzman和lechossaaw marszaeek执导。1959年,他为Jan Łomnicki的第一部短篇小说电影Nie ma kokowca wielkiej wojny创作了配乐。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为戏剧和40多场木偶戏创作了20多个原创音乐场景,并为至少11部纪录片和故事片以及25部成人和儿童动画电影创作了原创音乐。
大规模的《St. Luke Passion》(1963-66)为潘德列茨基带来了更多的大众赞誉,不仅因为它是虔诚的宗教,但用一种前卫的音乐语言写的。在这首曲子中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彭德雷茨基在这首作品中使用了连续主义,他使用的一个音调行包括巴赫母题,这是传统和更多的实验元素之间的桥梁。乐曲结尾的“Stabat Mater”部分以一个简单的D大调和弦结束,并在作品的最后被重复,以一个胜利的E大调和弦结束。这是作品中唯一的调性和声,两者都让听者感到惊讶;潘德雷茨基使用这样的三和弦仍然是作品中有争议的一个方面。
潘德雷茨基继续创作神圣的音乐。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他为合唱和管弦乐创作了《Dies irae》、《a Magnificat》和《Canticum Canticorum Salomonis》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的《De Natura Sonoris》和其他作品
彭德雷茨基对声音的关注在《De Natura Sonoris》(1966)中达到了顶峰,这首曲子经常要求乐团使用非标准的演奏技术来产生原始的声音和颜色。它的续集《De Natura Sonoris II》于1971年完成:与前作相比,它的管弦乐更为有限,融入了更多的后浪漫主义元素。这预示着彭德雷茨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对先锋音乐的摒弃,尽管这两部作品都以戏剧性的滑音、密集的组曲、和声的使用和不同寻常的乐器为特色。
1968年,潘德雷茨基获得了国家一级奖。在波兰人民共和国禧年期间,他获得了指挥官十字勋章(1974年)和波兰恢复秩序骑士十字勋章(1964年)。
在这个十年快结束的时候,潘德列茨基接到了一项为联合国成立二十五周年作曲的任务。之后他创作出了《Kosmogonia》,一个20分钟的作品,由3个独奏家(女高音,男高音,贝斯),混合合唱团和管弦乐队。1970年10月24日,洛杉矶爱乐乐团首演了这首曲子,由祖宾·梅塔担任指挥,罗伯特·纳吉担任男高音。这部作品使用了古代作家索福克勒斯和奥维德的文字,以及苏联和美国宇航员的当代陈述,以音乐的方式探索宇宙的概念。
1970s-2020:晚年
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潘德雷茨基还是耶鲁音乐学院的教授时,他的风格开始改变。《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在很大程度上抛弃了人们常与他联系在一起的密集的音组,而是集中在两个旋律音程上:半音和三音。这一方向在第二交响曲(1980)中得以延续,在和声和旋律上都相当直接;该交响曲有时被称为“圣诞交响曲”,因为圣诞颂歌《平安夜》的开头乐句在作品中出现了三次。
潘德雷茨基对这种转变的解释是,他觉得先锋音乐的实验与西方音乐富有表现力的、非正式的特质相去甚远:“先锋音乐给人一种普遍主义的错觉。斯托克豪森、诺诺、布列兹和凯奇的音乐世界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是一种解放——被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所束缚,然后成为我们国家的官方经典……然而,我很快意识到,这种新奇、这种试验和正式的猜测,破坏性大于建设性;我意识到它普罗米修斯调子中的乌托邦性质。”潘德雷茨基总结说,他是“通过回归传统而从形式主义的先锋派陷阱中拯救出来的”。潘德雷茨基写的室内乐相对较少。然而,小合奏的作品从他职业生涯的开始到结束都有变化,反映了他写作风格的变化。
1975年,芝加哥抒情歌剧院邀请他写一部作品,以纪念1976年美国建国200周年;这就是歌剧《失乐园》。然而,该项目的延迟意味着它直到1978年才看到首演。这些音乐继续说明潘德雷茨基不再采用前卫的技术:这是有音调的音乐,作曲家解释说:“这不是我过去那个愤怒的年轻人创作的音乐。”
1980年,潘德雷茨基受团结工会的委托,为格达约斯克造船厂的一座雕像揭幕创作了一首曲子,以纪念在1970年反政府暴乱中丧生的人。彭德雷茨基以《Lacrimosa》作为回应,后来他将其扩展为他后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波兰安魂曲》(1980 - 84,1993,2005)。后来,他倾向于更传统的构思的音调结构,如在作品中听到的《第二大提琴协奏曲》和《Credo》,这首歌因由俄勒冈巴赫音乐节委托制作的世界首演录音而获得格莱美最佳合唱表演奖。同年,潘德雷茨基被授予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这是西班牙授予世界各地在科学、艺术、人文或公共事务方面做出显著成就的个人、实体、组织或其他人的最高荣誉之一。受沃尔特·芬克的邀请,他是2001年莱茵高音乐节“Komponistenporträt”的第11位作曲家。2003年5月29日,他在Helmuth Rilling的70岁生日上指挥了《Credo》。潘德雷茨基于2005年和2006年分别获得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和德国Münster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他的著名学生包括切斯特·比斯卡迪和沃尔特·梅斯。为了庆祝他75岁的生日,他在2008年的莱茵高音乐节上指挥了他的三部作品,其中包括《波兰安魂曲》中的《Ciaccona》。
2010年,他以拉辛的Phèdre为原型创作了2014年的歌剧,但未能实现,并表达了创作第9交响曲的愿望。2014年,他参与创作合唱作品,以配合亚美尼亚种族灭绝百年纪念。2018年,他在纪念波兰独立100周年的第29届基辅音乐节上指挥了《Credo》。
潘德列茨基的作品包括歌剧、交响乐、合唱作品以及室内乐和器乐。
影视配乐
潘德雷茨基在1959年至1968年间为至少11部纪录片和故事片以及25部成人和儿童动画电影创作了原创音乐。
潘德雷茨基的一些音乐被改编成电影原声带。《驱魔人》(1973)以他的弦乐四重奏和卡农为管弦乐队和磁带;大提琴协奏曲和《劳顿的魔鬼》的片段。《新共和》影评人在评论《驱魔人》时写道:“就连音乐都完美无瑕,大部分音乐都是克日什托夫·潘德雷茨基创作的,他终于回到了属于他的地方。”库布里克的《闪灵》(1980)收录了潘德雷茨基的六首音乐:《Utrenja II: Ewangelia》、《Utrenja II: Kanon Paschy》、《The Awakening of Jacob》、《De Natura Sonoris No. 1》、《De Natura Sonoris No. 2》和《Polymorphia》。大卫·林奇曾在电影《狂野的心》(1990)、《内陆帝国》(2006)和电视剧《双峰》(2017)的原声带中使用潘德雷茨基的音乐。在彼得·韦尔执导的电影《无畏》(1993)中,从杰夫·布里奇斯饰演的乘客的角度来看,《Polymorphia》再次被用在了紧张的飞机坠毁场景中。彭德雷茨基为广岛受害者谱写的挽歌也被用在电影《人类之子》(2006)的最后一幕中。潘德雷茨基为安杰伊·瓦伊达2007年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电影《Katyń》作曲,而马丁·斯科塞斯的《禁闭岛》(2010)则收录了他的《第三交响曲》和《Fluorescences》。
彭德雷茨基的一些作品启发了收音机头乐队的乔尼·格林伍德发行了一张专辑,这张专辑随后出现在保罗·托马斯·安德森2007年的电影《血色将至》的配乐中。
1959年:由作曲家联盟在华沙组织的第二届波兰青年作曲家比赛-潘德雷茨基因其匿名提交的作品被授予前三等奖。
1961年:《Threnody》获巴黎教科文组织国际作曲家论坛奖;
1966年:《St. Luke Passion》获得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艺术大奖
1967年:《St. Luke Passion》获意大利大奖赛;西贝柳斯金奖
1968年:为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受害者而颁发的“安雷之死”意大利奖;除表演外,为唱片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格莱美理事奖
1972:城市Kraków奖;
1977年:赫尔德奖(德国/奥地利)
1978年:Arthur Honegger大奖赛(法国)
1983年:Wihuri Sibelius奖(芬兰);波兰国家奖
1985年:罗伦佐·马尼菲格诺(意大利)
1987年:沃尔夫艺术奖(以色列);最佳当代作曲格莱美奖
1990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勋章大十字勋章;圣乔治骑士勋章;
1992年:路易斯维尔大学作曲奖;奥地利科学和艺术奖章;
1993年:布卢明顿印第安纳大学高级研究所杰出公民奖学金,国际音乐理事会/教科文组织音乐奖;摩纳哥公国文化功勋
1995年:爱尔兰皇家音乐学院成员(都柏林);斯特拉斯堡荣誉公民;电视艺术与科学学院黄金时段艾美奖奖
1996年:电视艺术与科学学院黄金时段艾美奖,艺术与文学勋章指挥官(法国)
1998年:格莱美奖最佳器乐独奏表演奖;作曲奖促进欧洲经济,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外国荣誉成员;巴伐利亚美术学院通信成员,慕尼黑;立陶宛大公格迪玛斯(立陶宛)
1999年:杜伊斯堡市音乐奖(德国);1999年维尔纽斯音乐节荣誉委员会
2000年:戛纳古典音乐奖“年度在世作曲家”;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荣誉会员;意大利共和国荣誉勋章
2001年:阿斯图里亚斯王子艺术奖(西班牙);格莱美最佳合唱表演奖(Credo);香港演艺学院名誉教授
2002年: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德国)国家奖,罗马诺·瓜尔迪尼奖[52]
2003年:奥地利共和国服务大金奖;[53]Preis der Europäischen Kirchenmusik(德国),杜斯比卡自由奖,西班牙奥维耶多阿斯图里亚斯元首音乐学院Eduardo M. Torner奖章;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基金会合唱团荣誉总监,阿帕约la Creación音乐剧荣誉主席,犹太基金会奖章;
2004年:日本皇室世界文化奖(日本)
2005年:白鹰勋章(波兰);文化贡献奖金质奖章
2006:三星勋章(拉脱维亚)
2008年:《Katyn》获得波兰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奖,三星勋章指挥官(拉脱维亚),贝尔纳多·奥希金斯勋章(智利),文化部长金奖(亚美尼亚);
2009年:卢森堡大公国荣誉勋章;亚美尼亚荣誉勋章
2011年:为波兰-德国合作做出贡献的Viadrina奖;Merito Melitensi大十字勋章(马耳他)
2012: Paszport Polityki奖
2014:泰拉马里亚纳一级十字勋章(爱沙尼亚)
2015: Per Artem ad Deum荣誉
2017年:格莱美最佳合唱表演奖;克里尼卡经济论坛新欧洲新文化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