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印象中,
许嵩从来不混娱乐圈,不上综艺也不炒作。
但是为人十分低调的许嵩,
却是一代人的经典回忆,出道十几年热度不减。
记得之前有网友调侃许嵩是“过气歌手”,
但是他一开口却能引发万人大合唱。
想当年许嵩可是常年霸占在QQ音乐的榜单首位,
最牛的时候榜单前十有六首都是许嵩的作品,
也许是因为网络歌手的身份,
他的歌曲常常被嘲讽太过 " 口水歌 ",
但十几年听下来,竟然意外地耐听,常听常新,
总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情绪。
本期内容就和大家一起分享,
许嵩的“嵩式风格”究竟为什么到现在都这么迷人呢?
1、“清新风”
“大家好,我是v-a-e,
这是我即将发表的首张独创专辑《自定义》里面的一首推荐曲目,
词曲编曲都是我自己,
希望这首歌曲能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带给大家一种温暖的感觉~”
当时这个23岁的大男生用自由的Rap来和歌迷打招呼,
在觉得好听的同时又觉得特别亲切。
不止那个冬天,到现在这首歌依然有一种十分甜蜜、温馨的感觉。
“嵩式风格”中的“清新风”有着我们许多的青春回忆,
在《你好星期六》引发大合唱的《素颜》,
很多粉丝都表示蚌埠住了。
还有带给我们无限好心情的《河山大好》,
有劝年轻人不要宅在家,多出去走走的含义,
但却没有半点说教之感,
而是如同一个老友,邀你一起出门走走~
还有一些“清新风”的歌曲,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2、“伤感风”
许嵩的“伤感风”歌曲就是从当年非主流时期就开始火遍大街小巷的,
当时许嵩也号称QQ音乐三大非主流之一。
青春感伤的歌词,缠绵轻柔的声线,细腻婉转的拖腔,
这样的曲风贯穿了他的第一张全创作专辑《自定义》。
但是那个时代谁还不是个非主流呢?
在当时,多少人把许嵩的歌词作为个性签名,
简直就是一代忧伤青春的代言人。
在没有公司的扶持下,他又一手推出了自己的第二张全创作专辑《寻雾启示》,
十几年过去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说他非主流呢?
怪只怪当时他的歌实在太火了,同时在当时网络歌手也都被标榜为非主流。
或许许嵩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非主流”,
在如今这么多“主流”的歌曲里,
许嵩的“非主流”反而是一种特立独行,
是在“主流”世界中的逆流而上。
他也从来都不是一个只会苦着脸唱悲歌的忧郁人,
他只是在唱自己的歌,不浮夸,不卖弄。
3、中国风
说起许嵩的“中国风”歌曲,那可是太多了!
许嵩本人也算是“中国风”流行歌曲的代表人物。
要想创作一首优秀中国风歌曲,需要有强大的文学功底、独特的音乐审美和过硬的专业能力,三者缺一不可。
他的中国风歌曲如今也是被央视认可了的,
从《经典咏流传》中的《昨夜书》《忆黄山》《少年中国说》《上阳台帖》《天问》,
到《诗画中国》主题曲以及和方文山老师合作的《纸上雪》,与王维跨时空对话。
作为许嵩典型“中国风”作品之一的《千百度》,
想当年初听《千百度》的时候着实是被这词曲惊艳到了,
这首歌的歌词还入选进大学语文教材,
“关外野店 烟火绝 客怎眠,
寒来袖间 谁为我 添两件,
三四更雪 风不减 吹袭一夜,
只是可怜 瘦马未得好歇。”
不久前许嵩发行了第五首天龙系列主题曲《曼陀山庄》,
从2010年发行首支主题曲至今已有十二年,
从《半城烟沙》里的琵琶,
《宿敌》里的竹笛,
《雨幕》里的洞箫,
再到《曼陀山庄》里的古琴,
每一次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诉说不同的江湖故事。
许嵩还有很多“中国风”的经典作品,
来不及多说,听就完事!
4、“思考风”
步入而立之年的许嵩,偶尔还会唱一些“嵩式”情歌,
但更多的还是玩文字冷幽默,透过歌曲去陈述自己生活中的哲学思辨。
从《青年晚报》这张专辑开始,曲风较之前就有些变化了,
整张专辑是许嵩对生活的记录,写的是许嵩内心的思考和观察。
2021年的专辑《呼吸之野》也是如此,
它是是赤诚、饱满且充满细节的,
它能够让人在专注聆听时回归内心深处。
其实早在2010年的专辑《寻雾启示》中,
就已经有附带哲学内涵的《白马非马》了。
还有2011年的专辑《苏格拉没有底》中,
《拆东墙》借叙述一个唐代小酒馆老板的悲情人生,
影射当下种种社会现实,颇有后现代意味。
等等……
许嵩作品情绪向来是立体、多面的,
它们直击听众的内心,不同的时候听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他的歌仿佛是一本成长小说,
带领着听众一起走过酸酸甜甜的校园爱情,
穿过青春期的多愁善感,
慢慢走向成熟的自己,
努力做坚持梦想、干净纯粹的人。
正如粉丝所言:
“喜欢许嵩,就是喜欢一个走在前方的自己。”
“有朋友跟我说,
你总是埋头写歌、创作、发专辑,也不去融入娱乐圈娱乐一下,
你光靠纯粹的做音乐是没有出路的。
但是,今晚你看这万人体育馆座无虚席,
你们就帮我证明了,就光是埋头写歌、做音乐,一样很有出路。”
——许嵩
许嵩只是执着地、专心地做自己的音乐,
却一步步铸就了专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