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贝拉(意大利语:A cappella),又名无伴奏合唱,指无乐器伴奏的纯人声音乐。最具代表性的阿卡贝拉曲种,是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s)。
无伴奏合唱这个词最初是为了区分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和巴洛克协奏曲音乐风格,人们开始称纯人声音乐为“在教堂里的形式” 的音乐。
无伴奏合唱可能与人类本身一样古老。 研究表明,在语言发明之前,歌唱和词汇可能是早期人类用来交流的方式。最早的乐谱被认为起源于公元前 2000 年,而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作品是公元一世纪:来自希腊的一件名为“Seikilos”墓志铭的作品。
阿卡贝拉通常为全曲,或一部分为复调;比较朴实,歌词容易听懂;有多重分组,无伴奏,或者加以哼唱歌曲旋律的简单伴奏。
文艺复兴音乐中,音乐家以教堂为舞台,争相创作复杂豪华的乐曲,导致最后喧宾夺主,搞不清到底是宗教仪式还是音乐会,而且重要的歌词反而很难听懂。教廷针对这种情况,在各种教会改革中,倡导教堂音乐的简朴化,于是无伴奏合唱形式孕育而生。代表的作曲家有帕勒斯特里那(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5-1594),他的作品一般比较易懂。 文艺复兴合唱曲中,带伴奏的作品,乐谱也是以无伴奏的形式记录的。世俗曲一般是加即兴伴奏,宗教曲由于上述理由,更没有必要用乐谱记录伴奏的谱子。于是这种形式逐渐令人产生了误解,被认为本来就是无伴奏的。之后教会音乐以外的无伴奏合唱、无伴奏声乐组合也逐渐增多,这种误解同时渗透到了古典音乐界和通俗音乐界。
教堂音乐中自文艺复兴时期就有无伴奏合唱,阿雷格里《垂怜经》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浸信会、基督教会等各个教派在宗教仪式时都不使用乐器。
作曲家们在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和对位法的声部叠加使无伴奏合唱逐渐成形(复调音乐)。巴洛克时代、古典主义时代,随着和声法逐渐确立,形成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和男低音四声部合唱的作曲方法,无伴奏合唱于是拥有了“横向的流动”和“纵向的和谐”。
现今的A Cappella,已不单单指某一类型的歌曲,而是泛指一种演唱形式、一种以人声为乐器的编奏法;它的变化也越来越多,从单纯三四声部的合唱,演变到多人重唱,再演变到模拟乐器或大自然等声音,仅仅人声,已经可以创造出类似管弦乐或流行乐曲的丰富效果。我们称现代阿卡贝拉“Vocal Band”或“Contemporary A Cappella”。 如上无伴奏合唱中有古典的合唱曲作品,一部分流行音乐人逐渐关注这种形式,1980~90年代期间音乐剧中的使用开始引起关注,之后出现的TAKE 6等无伴奏合唱组合开始热卖。流行音乐中的无伴奏合唱并没有古典乐中和声、对位的构成,而大多数具有爵士和声。和古典合唱不同的是,由于使用麦克风为前提,用声音模拟打击乐效果等等各种新手法被广泛运用。
正教会圣歌中除了极少数以外都是禁止伴奏的,因此在形态上是无伴奏声乐。因此柴可夫斯基、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等在乐曲方面才华横溢的作曲家也为正教会创作圣歌。虽然形式上是无伴奏合唱,但是正教会内部不使用a capella这个词。
定音通常使用音叉,或者按照神父的音高为准。因此经常从乐谱指定的调进行转调。
Lead Vocal (主唱):通常负责主旋律,最好是每人都能担当此任。
Harmony, Chord, Pad (合音):负责和声的部份,可能比主旋律高或低,也有各种和声的方式。
Double Bass(倍低音):指的是人声模拟 Double Bass (或称Acoustic Bass) ,或电贝司的效果,此声部是音乐进行感觉的重要基础,要负责掌握乐曲风格。
Vocal Percussion (人声打击), 又称 vocal drumming 或 mouth drumming:通常指的是人声模拟鼓组,但也经常模拟各种其他的打击乐器或各种声响。
Sound Man (音响技术人员):也算团员之一,掌握音乐会一半的成败。
台湾: 国际重唱艺术节
美国: Harmony Sweepstakes (1985-)
奥地利: 格拉兹国际现代阿卡贝拉大赛(国际史泰尔合唱音乐节)
韩国: 亚洲青年阿卡贝拉音乐大赛
美国: sing off
亚洲巡回: 亚洲杯
杨昕曦 - Just A Friend(七嘴八舌版)(1991年,收录于《别在上课偷看我的心》专辑)
曾庆瑜 - 真爱是谁(1991年,收录于《女人主义》专辑)
张雨生 - 无知的岁月(1993年,收录于《一天到晚游泳的鱼》专辑)
Singers 101 - 诚挚邀请张雨生(宝哥) 生前好友 Koji Sakurai (樱井弘二) 编曲 ( 2014年,收录于《当我开始偷偷地想你》单曲,时代创艺有限公司发行 )
辛晓琪 - 可爱的玫瑰花(1998年,收录于《每个女人》专辑)
辛晓琪 - 溜滑梯(1998年,收录于《每个女人》专辑)
辛晓琪 - 每个女人(1998年,收录于《每个女人》专辑)
陶喆 - 夜来香(编曲:陶喆,1999年,收录于《I'm OK》专辑)
林忆莲 - 走在大街的女子(Acappella)(2003年,收录于《最好的...林忆莲2003新歌+精选》专辑)
Tension - 我们的故事
MIC男团 - 心恋(2010年,收录于《V》专辑)
ECHO李昶俊 - Dreamer ( 2013年 收录于 ECHO同名专辑)
张学友 - 偷闲加油站(1992年,收录于《真情流露》专辑,改编自Boyz II Men的《It's So Hard To Say Goodbye To Yesterday》)
李克勤 - I LOVE YOU(1994年,收录于《希望》专辑)
彭羚 - Cassapella(1993年,无歌词,收录于《See for Cass》专辑)
彭羚 - 窗外(1995年,收录于《窗外》专辑)
彭羚 - 春风(Acappella)(1996年,收录于《清水》专辑)
苏慧伦 - 给四季预算(1996年,收录于《自然喜欢你》专辑)
罗文 - 爱与梦同行(有人无器版)(1996年,收录于《罗文25》专辑)
李克勤、谭咏麟 - 红日(1999年,收录于《一年半载》专辑)
卫兰 - Love Me Accapella (你很爱我)(2005年,收录于《Day & Night》专辑)
古巨基 - 年年有今日(Featuring 侧田, 小肥, 6号, 方力申, Ink)(2008年,收录于《劲歌金曲2情歌王》专辑)
C AllStar - iSing (Acappella)(2010年,收录于《Make it Happen》专辑)
C AllStar - 世界还未末日(2011年,收录于《新预言书》专辑,改编自郑秀文同名歌曲)
江蕙 - 再会啦心爱的无缘的人
陶喆 - 望春风(编曲:陶喆,1997年,收录于《陶喆》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