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民谣(英语:Contemporary folk),“Folk”来自于德语单词“Volk”,释意为“人民”。当代民谣音乐主要指使用传统、原声乐器演奏的音乐,它从传统民谣音乐演变而来,传统民谣音乐通常与民间传说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口头传播。传统民谣音乐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成分,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与民族文化有关,而不是与精英艺术有关,典型的乐器包括吉他 、班卓琴、小提琴 和手风琴 ,并伴有人声。 当代民谣的子流派包括:民谣金属(Folk-metal)、前卫民谣(Progressive-folk)、独立民谣 (Indie-folk)、迷幻民谣 (Psychedelic-folk)和新民谣(Neo-folk)等。
传统民谣音乐在全世界的民间都有发展历史,当代民谣音乐主要来自美国乡村。最早的当代民谣音乐家包括Woody Guthrie, Pete Seeger, Jimmie Rogers和Burl Ives。在这四个人中,1930 年代的伍迪·格思里 (Woody Guthrie) 通常被视为该类型的第一个重要贡献者。 他最早的作品关注中西部沙尘暴工人阶级的困境,他和他的音乐在很大程度上与极左的政治派别有关。
Pete Seeger是最多产的早期民间音乐家之一, 就像Woody Guthrie一样,他的音乐主要是关注人民困境的抗议音乐, Pete Seeger也经常与民权运动联系在一起,他的歌曲“We Shall Overcome”成为该运动的赞歌。 Pete Seeger以让观众参与他的表演而闻名,经常将音乐会变成大合唱。
1960年代出道的Bob Dylan,将当代民谣从小众变成主流。1965年,Bob Dylan打破传统,开始使用电子乐器,这标志着当代民谣向使用电声乐器的重要转变,虽然当时并未完全被接受,但一直延续到今天。其他1960年代的代表民谣歌手还有Joan Baez、Peter, Paul and Mary和Judy Collins等,许多1960年代的民谣歌手和民权运动息息相关。
加拿大也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民谣歌手,如Gordon Lightfoot, Leonard Cohen, Bruce Cockburn, Neil Young和Joni Mitchell;英国的代表民谣歌手有Donovan、Cat Stevens、Van Morrison和Nick Drake等;
1970年代在台湾的校园民歌运动,也是受传统民谣音乐、美国1960年代影响的当代民谣,代表民谣歌手有李双泽、候德健、叶佳修和罗大佑 等;
随着民谣音乐的发展,融合风格开始出现,1965年The Byrds的"Turn! Turn! Turn!"是民谣摇滚 (Folk-rock),融合了民谣和摇滚 ; 新民谣(Neo-folk)出现在1980年代,主要在欧洲,受传统欧洲民乐影响,代表乐队有Faun和Omnia;1980年代还出现了反民谣(Anit-folk)风格,主要是反对传统意义上的民谣音乐的严肃,反民谣音乐更多有嘲讽、戏谑的内容,这从反民谣乐队的名字可以看出,比如“David Cronenberg's Wife”和威尔士的乐队“Crywank”,代表反民谣音乐人有Jeffrey Lewis、Laura Marling和Paul Baribeau等;电子民谣(folktronica)开始于1990年代,该风格将民谣和电子乐节奏相融合,代表音乐人有Ultramarine和Four Tet。
当代民谣的特点是使用原声乐器演奏;因为只需一把吉他就行,民谣也有上手容易的特点;在当代民谣的发展历史中,许多民谣歌曲的歌词和社会运动和议题有关,歌词也一般比较直接、简单,以便传唱。
近代作曲家,有用民谣为主题来创作各种乐曲的,如德沃夏克(Antonin Dvorák)的《自新大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Peter llyitch Tchaikovsky)的《第四交响曲》;丹第(Vincent d'indy)的《山歌交响曲》;哈利斯(Roy Harris)的《民歌交响曲》;布鲁赫(Mar Bruch)的《苏格兰民歌协奏曲》;威廉士·沃恩(Williams Vaughan)的《英吉利民歌组曲》;杜宾斯基(Arcady Dubensky)的《史蒂芬佛斯特组曲》;以及李亚道夫(Anatol Constantinovitch liadov)的《八段民歌管弦乐曲》等,皆为美妙动人的音乐,受到世人普遍的欢迎。
英格兰
英国的民族音乐,直到19世纪末期才复活。当时有一位名叫塞西尔·夏普(cecil sharp)者,搜集了将近3000多首的民歌,其中1600多首,传到了北美阿巴拉契山脉一带。说也奇怪,真正的英国传统音乐,在美国所保存的比英国本土要多。所谓英国传统音乐,其主要的特色就是一种以乡土音乐,加配流行音乐来叙述故事的民歌。
法兰西
法国的民谣,通常都充满着放荡不羁的情感和世俗的幽默。从他们的民谣之中,不但可以了解法国人民的习性,好像还尝到了他们的美酒佳肴,仿佛还看到了他们的轻盈妙舞。
德意志
流行歌曲和风土音乐的旋律,对于德国的民族音乐所发生的影响很大,而且,流行歌曲和风土音乐都是他们户外生活及团体活动的一部分。
荷兰
德国的民族音乐,不只是在德国境内流传,事实上,也盛行在北海附近的几个国家里。荷兰就是其中之一,主要是因为与德国北邻的国家,他们的语言习俗也多与德国相似,因此,德国的民族音乐便很自然的被他们接受了。
爱尔兰
自中世纪开始,竖琴就成为爱尔兰最流行的乐器。12世纪时,宫廷诗人所作的歌曲,也多以竖琴为主;可惜那些歌谱多已失传,只留下其中部分的歌词。到17世纪,也就是英国统治爱尔兰时,宫廷诗人渐渐没落,而竖琴演奏家却仍然活跃于各角落。另一种乐器叫风笛,在爱尔兰也很流行,也许是因为戚尔迪(celti)人特别喜欢听那种高而尖锐的声音吧!
意大利
意大利的民间音乐,大都是旋律热情优美并且附有和声,因其音乐动人,今已遍及全球。手风琴和六弦琴是伴奏这种歌曲的主要乐器,这也可说是意大利民谣的特色。
挪威
众所熟知的挪威民谣,曾被遗忘了一段漫长的时期,直到1840年左右,才被人重视而复苏过来,当今被传颂的约有一万余首,其内容多为叙述该国美丽的湖光山色。
苏格兰
由于印刷术的尚未普及,以及竖琴家的相继死亡,以致早期的苏格兰高山族贾奈(gales)音乐已大多失传,直至1781年才被人重视,开始搜集。苏格兰音乐粗犷,听起来颇像爱尔兰音乐,这是因为苏格兰早先的竖琴家多半来自爱尔兰的原故。在苏格兰,竖琴是一种很普遍的乐器,几乎家家都有,人人能弹,不过后来由于风笛的兴起,而使竖琴家的地位大受影响。因为风笛可在户外吹奏,而竖琴仅适合于室内弹奏。苏格兰的民谣有高地与平地之分,高地民谣比较雄壮,平地民谣则倾向柔和优美。
西班牙
西班牙的民间音乐,可说多半是舞曲的一部分,而舞曲也往往是民谣的一部分。此外,所有的西班牙民谣,都含有浓厚的乡村情调,这就是西班牙民谣的一种独特的风格。
瑞典
瑞典的民谣,据说在1631年才被人们搜集起来,其中以叙述古代战士的英勇故事为多,曲调雄壮、激昂、奋发。
威尔斯
威尔斯的传统音乐,大都是根据竖琴曲调而编成的,其中包括民谣、土风舞、颂歌、赞美诗,且多以
竖琴 为伴奏乐器。
中国民谣,并不是一个乐理学上的定义,而更倾向于社会学定义。可以粗浅地认为,民谣即为流行音乐,或商品音乐。是一种在民间广泛传播的,以娱乐性和商品性为主要特性的音乐作品。它区别于以追求高雅艺术体验为目的而创作而局限于有一定音乐修养的群体中的音乐作品。民谣的特点决定了它广泛的受众面,也让许多民众在毫无乐理知识的情况下,充分享受音乐所带来的美好体验,因而得以广泛传播。这也是民谣的优势所在。
校园民谣,顾名思义,是广受学生喜爱,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创作,其或称为“校园歌谣”、“现代民歌”、“乐府民风”等等。校园民谣朝气蓬勃,极富有校园味道,毫无矫饰,完全是率真性情的流露,听起来十分感人,它形象地反映出青年学子的生活,表现出年轻人的蓬勃朝气、青春活力以及他们那富有诗意的浪漫气息,其曲风总体来说朴实明快、积极向上,充满活力,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唱。校园民谣,属于音乐领域的一种特别现象。它的产生,与大陆原创音乐的流行及外来音乐的影响均有联系。在外来音乐的影响中,中国台湾校园歌曲的影响力最为直接与深远;在大陆原创音乐中,又以摇滚乐(崔健为代表)对校园歌曲的产生较有推动。此外,欧美流行音乐及中国民族音乐,均对校园民谣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
1980年代台湾校园民谣兴起
最早的校园民谣是在日本出现的。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音乐大多是雅乐,曲调冗长沉闷,只有那些贵族们才有时间欣赏,学生们对此十分不满。后来,文部省根据学校没有音乐教材的情况,发动社会创作一些适合学生唱的歌。于是,反映校园生活的歌曲便应运而生了。但是,由于传统音乐的束缚,在音乐上还没有很大突破。
1868年,品川弥二郎创作了一首《阿宫先生》,校园民谣的雏形便出现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校园民谣热在日本走向低潮。70年代中期,校园民谣在台湾兴起,并且发展迅猛。虽然二者之间没有继承关系,但都为校园民谣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台湾更是校园民谣的成名地,谈到校园民谣就不能不谈到台湾的校园民谣。1975年6月6日在台北中山堂的“现代民谣创作演唱会”上,台湾大学学生杨弦把台湾诗人余光中怀乡的诗谱成曲子演唱,深受青年欢迎。校园民谣不但反映青年生活,而且也是对西方音乐泛滥的一种抵制。当时一位名叫李双泽的歌手在演唱会上拍案而起,喊出了“唱我们自己的歌”的口号。
从那以后,台湾校园歌手佳作不断,像叶佳修的《乡间小路》《外婆的澎湖湾》等,都是那一时期产生的。从1974年到1980年的顶峰期,台湾共产生了300多首校园民谣,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罗大佑的《童年》。1979年我国著名歌唱家朱逢博率先在内地将台湾的校园歌曲《橄榄树》《踏浪》《我送你一首小诗》《我们情诗》等一大批歌曲介绍到内地听众,受到人们的欢迎。她深情委婉的低吟浅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1980年朱逢博还率先演唱内地作曲家谷建芬创作的《清晨,我们踏上小道》和《脚印》拉开了大陆校园歌曲的帷幕。此后,由于种种原因,台湾校园民谣高潮渐渐低落。大陆校园民谣的产生,最为直接、深远的影响来自台湾的校园民谣。1994年4月,一盒名叫《校园民谣Ⅰ》(1983-1993)的盒带由大地唱片公司发行,从此校园民谣有了自己的名字。
注:台湾民谣应该是受到了日本的摇滚和民谣风格的极大影响,这一点我必须强调,也是我和之前对这个词条进行编辑的作者的最大分歧所在。你喜欢早期罗大佑的话,肯定也会喜欢吉田拓郎。喜欢晚期罗大佑的话,肯定会喜欢井上阳水。吉田拓郎是日本1970年代生活派民歌、新民歌的代表人物,职业演员、歌手、作词、作曲,主要作品有《流星》《幕末青春涂鸦:浪人坂本龙马》等。被誉为“日本民谣之父”。他的曲风以民谣风格和充满生活气息为特色。他的歌声的影响了整整一代日本人,影响了整个日本甚至亚洲乐坛(比如邓丽君演唱的《襟裳岬》的作曲者就是吉田拓郎,罗大佑也曾经说过自己深受吉田拓郎的影响)。
吉田拓郎创作并演唱过许多歌曲,从1970年代起,他就一直活跃在日本的乐坛。代表作《夏休み》是他1972年创作的一首充满少年心情的民谣,就像歌名一样,《真女有形》向人们展现了明媚欢闹的暑假时光。这首歌旋律极简单,只有3句,在吉他淡淡的音色里反复,每段都是一幅清新的风景画。日本歌坛肯定不止这两位影响了台湾民谣运动中的罗大佑(更广义的范围上,日本音乐对于大中华圈音乐的影响是极大的。中岛美雪、谷村新司、玉置浩二等的作品更是为鼎盛时期的港台音乐界所争相翻唱,此处按下不表)。
以下是目前流行的一些校园民谣: 《同桌的你》《睡在上铺的兄弟》《童年》《大学自习室》《窗外》《橄榄树》《在希望的田野上》《采蘑菇的小姑娘》《青春舞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校园的早晨》《兰花草》《蜗牛与黄鹂鸟》《歌声与微笑》《明天会更好》《让我们荡起双桨》《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小草》《踏浪》《我是女生》《中学时代》《心愿》《七子之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路灯下的小姑娘》《捉泥鳅》《校园的小路》《梦驼铃》 《轻舞飞扬》《似水年华》《青春无悔》《白桦树》《往事》《童年的小摇车》《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小芳》《一生有你》《朋友》《恋恋风尘》《月亮代表我的心》《小白杨》《深呼吸》《恋曲1990》《让世界充满爱》《白衣飘飘的年代》《却上心头》《玻璃杯》《未名湖是个海洋》《老屋》《单车岁月》《彩虹》《那些花儿》《完美世界》等。
其实当中的很多大家都是听过的,可能我们没有记住它的名字,没有了解她们创作的背景或者没有把它们融入到一个体系中去思考,如果你还有兴趣去了解的话,可以去关注,如果你只是欣赏这些歌曲本身的旋律,你也可以继续只是听着,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方式途径去发展兴趣爱好,这都不影响,因为我们已经得到了音乐带来的感动。
近几年开始活跃在各个角落有不少民谣歌手被发掘出来,从2012年的董小姐,到2014年当你老了,2015年南山南,人们似乎开始觉醒但却不知道民谣已经深入人心,其实在独立民谣圈里有着许许多多的优秀的独立民谣歌曲《理想三旬》《北方女王》《玫瑰》《想》《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九月》《骚》《斑马,斑马》《瞎子》《糟》《成都》《三十岁的女人》《鼓楼》《玛丽》等等,这些独立民谣作品不仅给人们听觉上的冲击还给人们心灵上带来巨大的思考性,人们仿佛沉醉于这种独立性。
英国民谣(English Banad),起源于中世纪末期,即12、13世纪,兴盛于14、15世纪,复兴于18、19世纪,是英国最古老的诗歌形式之一。它主要包括两大部分,英格兰民谣和苏格兰民谣。
凯特·斯蒂文斯(Cat Stevens)是英国民谣摇滚的代表人物,1947年7月21日生于伦敦,原名史蒂文·乔治乌(Steven Georgiou)。当他成为一名国际明星之后,于1979年皈依宗教并放弃了他的音乐事业。60年代中期,斯蒂文斯在哈默史密斯大学期间就开始自己创作歌曲并于1966年以一首《我喜欢我的狗》(I Love My Dog)走红。1968年,斯蒂文斯感染了肺结核,这迫使他暂时停止了音乐生涯。1970年,他以专辑《Mona Bone Jakon》重返乐坛,并受到一致好评,其中还产生了一首热门歌曲《德,阿班维尔太太》(Lady D'Arbanville)。以后,他继续推出专辑《舵手的茶叶》(Tea of the Tillerman,1971)、《数字》(Numbers,1975),《Izitso》(1977)和《回到地球》(Back to Earth,1978)均获得一定的成绩。
民谣摇滚乐: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一个充满了动乱和麻烦的时期。肯尼迪于1963年被暗杀以后,约翰逊继任总统。局势动荡不定,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首先,是民权运动。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一直干拢着美国社会,不断地引起反抗和斗争。直到1964年美国国会才正式通过民权法案取消了种族隔离制度。其次,是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给美国带来了巨大伤亡。青年学生反对美国卷入越南内战,到处举行群众集会、游行示威。但约翰逊不顾国内外舆论的反对,继续扩大战争,使越战在整个60年代逐步升级,造成年轻人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加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如空气和水的严重污染;石油、煤气的短缺;森林被乱砍乱伐等,也使许多人对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发展前景产生怀疑。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年轻人离开了大城市、离开家庭,来到郊区或乡下,组成社团,过着一种简朴的群体生活。他们反对权威、反对传统(包括传统文化)、反对既有秩序。他们在服装和发式方面也反其道而行之,越古怪越好,而且还普遍服用致幻药物。因此他们得到一个外号叫"嬉皮士"(Hippies),指生活在既定社会之外的不顺从的青年人。最后,性解放也是60年代的一个突出现象。对"性"的传统观念产生怀疑和轻视、不合法的同居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替代结婚的生活方式。"自由"两字的含义不仅意味着要结束种族歧视,也意味着对上一辈性观念的反叛。
在这种背景下,摇滚乐构成了1960年代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反映和影响了当时一代青年的情感和愿望,说出了他们对人生、对社会、以及对整个世界的看法。1960年代的摇滚乐与1950年代相比,思想深度显然更进了一层。这些,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以鲍勃·迪伦为代表的民谣摇滚(Folk Rock)之中。
鲍勃·迪伦(Bob Dylan)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的民谣演唱的都是比较严肃的社会性题材,如"金斯顿三重唱组"(The Kingston Trio)和"彼得·保罗和玛丽"(Peter Paul and Mary)三重唱组等。他们避开商业性的摇滚乐而独自发展,与摇滚乐没有联系。但是,有一位来自民间的歌手,把这两者结合到了一起,而且对摇滚乐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就是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于1941年出生于明尼苏达州的德卢思一犹太人家里,6岁时迁往附近的小镇希宾。迪伦从小对摇滚乐就很有兴趣,并自学吉他、口琴和钢琴。他曾广泛旅行,对社会的不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等问题都有亲身感受。1959年入明尼苏达大学念了三个学期,退学后,在咖啡馆演唱。这时,他发现了民谣,认为民谣中有关时事的歌词比摇滚乐要有意义得多。1961年,迪伦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1963年一首《随风飘逝》(Blowin'in the wind),使其成为青年人的偶像。迪伦的嗓音粗糙,带有鼻音,自己弹吉他伴奏,有时还经常出现口琴独奏(他在脖子上套一个架子,支撑口琴)。
关于迪伦,不论是他的社会抗议、民谣摇滚、乡村摇滚、超现实主义的歌词,还是皈依基督教(1977年,迪伦声称自己是再生的基督教徒)等,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是一位出色的歌手和词曲作家。特别是他的歌词创作,含义深刻,富有文学性和哲理性,经常使用隐喻、象征等手法,虽然有时也有点晦涩难懂,但总的说,他对摇滚乐作出了重要贡献,把摇滚乐的歌词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准。
其他民谣摇滚由于鲍勃·迪伦树立了榜样,60年代一下子出现了很多民谣摇滚乐队。其实,民谣摇滚是个很笼统的称谓,虽然都是把民间的曲调、歌词与电声、低音线条和摇滚节拍相结合,但其中的差异是很大的。除了迪伦,还有很多乐队和个人,如"伯兹"乐队、"妈妈和爸爸"演唱组、西蒙和加芬克尔、琼·贝兹、凯特·斯蒂文斯、朱迪·科林斯(Judy Collins)、索尼和雪儿(Sonny and Cher)、布法罗·斯普林菲尔德(Buffalo Springfield)等。现将其中影响较大者介绍如下:伯兹"(The Byrds)乐队伯兹"乐队由五人组成,核心人物是吉姆·麦吉恩(Jim McGuinn),1964年伯兹乐队成立以前,麦吉恩曾与民谣有过密切接触,包括参加鲍勃·迪伦的乐队。1965年,伯兹发行了他们演唱的《手鼓先生》(Mr.Tambourine Man)等4首由迪伦创作的歌曲。这样用电声的、摇滚化的方式来伴奏民谣歌曲,在当时是一件新鲜事物。1965年6月,伯兹的翻唱版《手鼓先生》获第一名,给迪伦带来很大名声,也使他们自己成为了明星。
或许,他们本来可以达到与"沙滩男孩"、鲍勃·迪伦,甚至"披头士"同样的地位,可惜的是乐队内部不和,人员经常变换,影响了演奏质量和听众心理。到60年代中期,他们还有几首歌曲把摇滚乐典型的电子音响与乡村音乐相结合,对后来70年代流行的乡村摇滚(Country Rock)起到了示范和引路的作用。1968年,原来的伯兹成员只剩下麦吉恩一人。他与其他不同演奏者合作,继续以伯兹名义发行唱片,但都没超过1965-1968年期间所取得的成绩。1973年,原来的5名成员重新聚集到一起,录制了他们的最后一张专辑《伯兹》,不久,乐队宣告解散。
"妈妈和爸爸"(The Mamas and the Papas)演唱组如果说"伯兹"是将民谣风格与一种比较强硬的摇滚乐声音相结合的话,"妈妈和爸爸"则是将民谣风格与一种类似?quot;埃弗利兄弟"和"沙滩男孩"那样比较温和的摇滚乐相结合。演唱组由二男二女组成,演唱他们自己(主要是由菲利普斯John Philips)创作的四声部歌曲,如《加利福尼亚梦想》(California Dreamin')、《星期一,星期一》(Monday Monday)、《献给我所爱的人》(Dedicated to the I Love)等,在听众中享有很高声誉。
西蒙和加芬克尔(Simon & Garfunkel)保罗·西蒙(Paul Simon,生于1942年)和阿尔特·加芬克尔(Art Garfunkel,生于1942年)在中学时就以埃弗利兄弟为榜样,录过几首男声二重唱歌曲。后来,两人都上了大学。西蒙在昆斯学院主修英国文学,又在纽约大学主修音乐,因被当时60年代初期城市民歌运动所吸引,开始歌曲创作。当西蒙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后,就与加芬克尔重新合作,于1964年推出第一张专辑《星期三凌晨3点》(Wednesday Morning 3A.M.),但销路不佳。不久民谣摇滚兴起,唱片公司选出专辑中的一首歌曲《寂静之声》(The Sound of Silence),在保留原有的人声录音轨道的情况下,加上了电贝司、电吉他和鼓组成的节奏音轨后推出,结果大受欢迎,1966年初,在排行榜上名列第一。
西蒙和加芬克尔再次获得第一的是他们为电影《毕业生》(Graduate,1968)配乐中的一首歌曲《鲁宾逊夫人》(Mrs Robinson)。1970年推出的《忧愁河上的金桥》(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再次夺冠,唱片销售量超过900万张。西蒙和加芬克尔的成功是与西蒙的歌词与音乐创作才能分不开的。他注重作品的旋律与和声,避免一般摇滚乐的简单和不断重复的倾向,坚持歌词和声乐的重要性,决不使他们被电声乐所淹没。然而,正当他们的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时候,西蒙和加芬克尔的合作关系破裂,两人分道扬镳,后来都各有所成。
琼·贝兹(Joan Baez)琼·贝兹出生于1941年,12岁开始学习吉他,后入波士顿大学学习,但几周后放弃学业而去咖啡馆唱歌。1959年和1960年两次出席新港民谣节均获成功。他的第一张专辑《琼·贝兹》(1960)包括了很多首美国传统民谣。她经常把音乐会的收入捐献给她所信奉的事业;拒绝接受过多的演出;一年最多录一张专辑。演出时,她不化妆,直接走向话筒开始唱歌,没有打诨,没有商业性显示。
贝兹信仰和平,主张非暴力,这不可避免地使她卷入60年代激荡的社会和政治运动之中。1963年起,她的演出曲目中包括抗议歌曲和迪伦的作品。为争取民权,禁止核武器和反对越南战争,她在大街上、集会上和游行队伍中演唱。她是迪伦的好友,也是最早发现和支持迪伦的民谣歌手之一。
收藏
已收藏
播放
暂停
Knockin' On Heaven's Door (Live) (《比利小子》电影插曲)
Bob Dylan
Woodstock(Live at Woodstock) (Live)
Joni Mitc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