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是现代管弦乐和室乐中主要的高音旋律乐器,外型是一根开有数个音孔的圆柱型长管。早期的长笛是乌木或者椰木制,现代多使用金属的材质,比如比较低级的黄铜、白铜,普通的镍银合金到专业型的银合金,9K、14K、18K、20K、24K金和铂金长笛等。长笛原来属于木管乐器,后来改用金属制造。
长笛演奏出来的音色轻柔透明,有人说听起长笛的声音便联想起一望无际的蓝天。但它也能表现出感情的另一面,其抑扬韵律,有时也会使人引起对遥远乡关的怀念。长笛的音域宽广,表现力强,特别是演奏带有忧伤色彩的曲目,亦是一股淡淡的惆怅嵌入心坎。音质动感而美妙,声音婉转而悠扬。
长笛很考验吹奏者的气息控制,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才能吹出近乎完美的音律。
中文名:长笛
外文名:Flute
分类:中音长笛、低音长笛
材质:白铜,纯银,黄金,等。
音色:柔美清澈、音域宽广、圆润、细腻
2012年研究人员确认了他们所说的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乐器。他们在德国霍赫勒-菲尔斯洞穴发现了这几根用鸟骨和猛犸象牙制作的长笛。科学家用碳测定年代方法确认出这些长笛距今已有4.2万到4.3万年。19世纪初,随着特奥巴尔德·波姆发明的按键装置(后来亦被用于单簧管、双簧管和大管等),长笛完成了定型。
据记载,长笛起源于欧洲,初名横笛。早期的长笛是用乔木科植物的茎制成,竖着吹奏,后改用木料制作,横着吹奏。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金属材料的长笛开始问世。1847年,德国人波姆经过多次试验,研制出了更符合科学原理的带有机械传动装置的长笛,它在音准、音色、音量及音域等方面,都比老式长笛有了革命性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长笛的演奏技能。在海顿时期(1732-1809),长笛已成为交响乐队中的固定乐器。在交响乐队的配器中,长笛一般采用双管编制,在规模较大的乐队中,有采用三管编制的。近现代的作品中,渐渐出现了四管编制。
在古典时期,不同人对长笛加以整修,管身将圆柱型改为圆锥形,并按上了许多新奇的按键(许多按键还搬上单簧管,因此在现代单簧管上依然还可以见到)。著名的长笛改革者波姆(1794-1881)是使长笛的构造趋于完美的著名发明家。他从改革长笛指法和音色开始,把笛管由圆锥形改回圆柱形,并规定了笛管的粗细及音孔位置,加装音键机械联动装置(例如A音孔与bB音孔相连)来调整音准、音色、扩大音域,增强乐器表现力。1847年,波姆规定笛子的长度66厘米为内径2厘米的约33倍,使这一乐器标准化。这些改良措施使长笛日益完美,具备了丰富柔和明亮的音色,宽广的音域范围,这种长笛被称为“波姆式长笛”流传至今。长笛的流传已有好几个世纪,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代,当时它还只是竖吹的上面开孔的粘土管。到了海顿所在的年代(1732-1809),长笛已成为交响乐队中的固定乐器。1847年,波姆长笛用了银质的管子,并将其安上bB拇指控制杆。21世纪,长笛已被认定为完全定型,但有些工厂为了让初学者演奏方便,将右手部分的按键移至笛管的另一侧。
长笛为木质或金属管状体,全长62厘米,笛头闭塞,塞头距管端约5厘米,笛尾开放。为便于携带与调音,由2或3段插接组成。笛身为圆柱体,内径1.9厘米,从与笛身插接处起,其内径至塞头渐缩细为1.71厘米。以离塞头1.7厘为中心,开椭圆吹孔,上覆吹孔盖,开同样椭圆孔,与吹孔相连,使盖面与孔壁形成锐角,气流即冲击此边棱,激棱发音,管壁开指键孔若干,用指尖控制音键启闭,以变换开管长度,产生不同音高。每个音孔有固定的音,在演奏时根据演奏指法吹出不同的优美旋律。
长笛(Flute)是西洋管乐器,最初是以竹子制造的,和我国的笛子相似,后来改为以木质制作。19世纪中期,德国乐器改革家波姆(1794-1881)对长笛进行了改革,把音孔增加到16个,并安装了联动按键,使长笛成为十二平均律乐器,变得很容易演奏。现长笛大多用金属制作,但习惯上仍然称为木管乐器。
长笛演奏时能够很自然地使用波动音,有点像人声,音色十分优美。长笛音域宽广,而且非常灵巧,既可以演奏抒情、缓慢的旋律,又可以毫无困难地演奏快速的、上下跳动的音型,以及装饰音、颇音等华彩性旋律。所以它在管弦乐队、军乐队、重奏乐队和轻音乐队中一直受到重视。
传统称谓的长笛是指一组乐器,它由C调短笛、C调长笛、G调中音长笛和C调低音长笛组成。在管弦乐队和军乐队中,用得最多的是C调长笛和C调短笛。
长笛是西洋乐器中体积最小、重量较轻的乐器。它价格便宜,较容易掌握,吹奏方法和我国的笛子相似,无论儿童或成年人都很容易上手,是一件易学、好玩的乐器。有条件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但也可以自学。不少自学的人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就可以参加乐队合奏。
音域·音色
长笛音色柔美清澈,音域宽广:中、高音区明朗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低音区婉约如冰澈的月光; 而且擅长花腔,演奏技巧华丽多样,在交响乐队中常担任主要旋律,是重要的独奏乐器。
古六孔横笛的音域仅有两个八度多。后屡经改进,19世纪初为d1~a3,有完全的半音阶。伯姆长笛扩展为c1~d4。现代作曲家要求更高,长笛制作日精,指法屡有创新,专业型笛尾加长,可下行至b音,此与吹奏#f4等泛音有关。因此音域扩展为b~#f4,共44个半音。
b为极端音区;低音区c1~g1音色钝、浓,强奏无效,中强以下有效,弱奏时大调音色冷漠凄凉、小调音质柔和,更多用在乐队中的独奏段落;中音区g1~g2音色柔美温存,透明纯洁,发音稳定;高音区g2~g3音色清晰开朗,音色饱满;超高音区g3~c4,音色尖锐刺激,穿透力极强;#c4~e4为极端音区。长笛的音色与其他木管乐器相比,其音色由于缺乏谐音,显得冷漠,音响力度弱,表现力不够丰富,音响也不如其他木管乐器丰满,因此长笛不适合模仿人声。但正由于这样的特点,常常用来表现自然界,如田野、森林、湖畔、春天、小鸟以及回声等等,有其独特的能力。
长笛的音域很广,从C1(或b)到C4(或e4)。各音区之间的音色和表现力差别较大,气息的运用也各有不同。低音区非常柔和,甚至有些冷漠和凄凉,一般不演奏较强的旋律。需要气息的压力小,但耗气量大。在运气时要尽量放松和打开口腔咽喉部增加气息的流动感。中高音(从g1到g3)是最好的音区,音色柔美温和,透明纯洁,很富感情,可以随心所欲地作各种力度表现,气息的消耗量相对说来不大,运气的掌握也较容易,而高音区音色清晰开朗,显得特别鲜明,在强奏时能获得华丽的效果。但气息需要较强的支撑力,耗气也大。吐气时要保证有足够的力量,还要控制好气流速度,使之不宜过快,否则造成声音僵硬和发尖。
演奏
在演奏方面,长笛是吹孔气鸣乐器,奏法繁多,表现力丰富,与弦乐、木管、铜管乐器亲和力强。
长笛在演奏时,演奏者双手持笛,坐立皆可,采用胸腹混合式呼吸法,双唇构成一定的基本口型,气流集中冲击吹口盖与孔壁构成的75度角发音
双手持笛,坐立皆可,采用胸腹混合式呼吸法,双唇构成一定的基本口型,气流集中冲击吹口盖与孔壁构成的75°角发音。其特殊技巧有:①泛音:用放松口型超吹八度或十二度、十五度音,产生类似弦乐器的清音效果;②滑音:手指在键孔上逐渐滑闭,可取得上滑音和下滑音效果;③同时哼唱:在演奏长笛的同时哼唱;④模拟打击乐:快速拍打音键,同时口中发出咂舌的“嗒”声,可发出模拟打击乐的声音效果;⑤呼啸奏法:口含全部吹口,快速大量吹气,同时按乐谱快速移动手指,造成啸声效果;⑥模拟铜管乐器:两唇紧贴吹口,开小孔吹气,发音如同小号。上述各种奏法,均可得特殊效果,在先锋派音乐中常大量应用。
一、每次吹奏以后,在清洁棒上缠纱布,然后用纱布将清洁棒穿过长笛一端的孔,插入到管内慢慢的转动,清除内部残留的水分,皮垫如果已经潮湿了,还需要用吸水纸夹在皮垫和音孔中间吸干水分,水分清除完以后垫上纹理纸保持皮垫的干燥。
二、定期对长笛的表面进行保养,用指定的清洁液体擦拭,擦拭时注意按弦部分切勿用力过猛,防止影响到按键的密合度,定期检查按键,发现螺丝有所松动应当立即锁紧,每次清洁完后在按键部分要滴上少许的按键油,滴好以后上下多按几次按键使油能够完全渗入。
三、当反射板发生偏离时,偏向右侧则需要松开顶帽,向左按反射板,再锁紧顶帽,偏向左侧时,则需要松开顶帽,向右按反射板,再锁紧顶帽即可,一般每隔几天就要对乐器进行严格的保养,乐器在不使用时,要存放在乐器盒内,笛头和管体分别用布包好,靠紧放入乐器盒内的附件仓中,乐器携带时不能遭到碰撞或掷落于地,擦试乐器外表要使用不带毛绒的布,将乐器存放于无尘条件下可以延长软垫的使用寿命。
四、即便乐器没有出现明显的演奏困难,每年也应当将乐器彻底的检查和调整一次,发现软垫磨损严重的,根据需要更换它们,调整和修理乐器应当送到修理部请专业人员维修,木质的长笛除每次必要的清洁擦拭外,还要避免温度骤变,平时存放要避免阳光爆晒并远离热源,冬天外出携带要注意保温,平时要注意插口处的清洁,插拔长笛时手不要握按键和连杆部分,避免按键及连杆因受力而变形或者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