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管(英语:Bassoon,意大利语:Fagotto),或称巴松管。其意大利文Fagotto来源于乐器的形状──一捆木材,是木管乐器中双簧乐器家族的成员,自19世纪,大管衍变成现在的样子。它在管弦乐团和室内乐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音色独特,低音域结实而有力,中音域及高音域如男中音歌声般的音色。
自巴洛克时代起,大管已在乐团中占有一席,不过常用作与低音弦乐器作齐奏,这情况直至古典乐派前期。
中文名:大管
别名:巴松
外文名:Bassoon
结构:哨子,管体,接管和音键系统
音色:柔和甘美、悠扬而饱满,高音富于戏剧性
1539年意大利天主修道院院长阿弗兰约把全长九英尺的长管体的双簧乐器,改革为“U"形折叠式,并加置了三个键子,成为大管的雏形。
17世纪初早期大管的簧片并不能直接被演奏者控制,被置于一个金属的小漏斗中,所以大管的音色不能人为的控制。因此,舍尔特采将这个漏斗去掉,从而彻底改革了大管的音色,创造出柔声大管(Dulcian),这是大管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飞跃。
1616年第一支倍大管(也称低音大管,Contrabassoon)由乐器制造师H.什策伯创制成功。倍大管的音域比大管低八度。为了便于携带,能折叠成三段,因此构造比较简单。
1624年大管作为一种独立的乐器出现在乐器总谱中,是德国作曲家许茨在他的《圣歌》24首中(Psalm ⅩⅩⅣ)首次使用大管作为五种音高不同的乐器中的一个声部。
1738年前后韦瓦第谱写了许多大管协奏曲。他被认为是大管协奏曲的先驱者,在他的作品中,有效地运用了跳跃音程这一大管特有的性能,显示出作者对大管有着深入的了解。
1774年当时定居萨尔茨堡的莫扎特创作出热情洋溢的大管经典作品《降B大调大管协奏曲》。
1787年奥兹首创在大管翼型段上添加一个第七键(泛音键或称八度键)来获得高音区的音。
1813年卡尔·马利亚·冯·韦伯《F大调大管协奏曲》在布拉格举行的音乐会上首次演奏。
1843年阿尔门雷德和黑格尔共同研制出18键大管,使大管能演奏出四个八度的音域。
1847年法国大管演奏家亚库特和特里博特以及乐器制造师波菲特的共同努力下,制造出带有环键的二十二键大管。
1851年萨克斯管创制者、比利时人阿道夫·萨克斯取得一项孔距规则的二十四键金属大管的专利权,这种金属大管被称为“萨克斯体系大管”。
1855年巴黎的特里博特和马索利应用波姆指键体系制作出三十键的大管,后被称为“波姆体系大管”。
1974年中国北京管乐器厂,对大管进行重大改革,将原有的38个键子中的24个进行变型铸造,改变了13个键子的联动关系,使原来的13个颤音指法得到改善。
大管(bassoon)为双簧气鸣乐器。双簧管族中的次中音与低音乐器。音域很宽,从低音谱表的bB1到高音谱表的e2。管体分为5个部分:嘴管、次中音管、U形膛管、低音管、喇叭口。管体总长达254~260厘米,管身弯曲成U字形,喇叭口朝上,插接双簧吹嘴的弯管为一条弯细金属管。大管在双簧管族中的作用,既可以提供和声的低音,又能演奏曲调,它和圆号的音色较为和谐,常与之组成和弦。大管音色鼻音浓厚,最低音区bB1~F尤为苍老。连奏与断奏都极其灵便,快速断音显得特别诙谐,常表现为幽默的效果,因而大管被称为乐队中的“丑角”。
应用大管的最早总谱见于1629年。A.维瓦尔迪写有大量的大管协奏曲与重奏曲。W.A.莫扎特与C.M.von韦伯都写有著名的大管协奏曲。P.欣德米特也为大管写过奏鸣曲。
1、乐器使用后,请将留在上管音孔里的水分吹入管体内,然后取下上管,拆开乐器,用清洁布的通条由下管穿入,由上管抽出,用力拉将水分清除。或用长毛刷直接擦几次即可。将留在U型管的水分由较细的管清除,也就是让细管朝下,斜着把水倒出来,此时如果把“升C”的音孔朝向正下方,水分就会积留,不容易倒出来。对于安装有水门键的乐器,可直接把键子压起来进行放水。
2、经常使用的乐器,U型管内也要定期清理,新乐器一般一年可清理一次。可把U型管拆下,要注意保护软木,先把管内水分擦干净,再用油布擦拭一遍,把软木上涂上一层凡士林润滑油安上,把螺丝拧紧即可。“降A”音孔容易存水,应经常清理,方法是用吸水纸先吸干皮垫上的水分,再用干净布擦干净音孔和垫子上的污垢。
3、不常存水的垫子也要定期按此方法进行清理,一个月清理一次为宜。每次使用乐器前都要检查一下乐器有无异常现象,螺丝有无松动,发现松动及时拧紧。各键子之间及缝隙内的污垢,可用小毛刷进行清除,力量不要过大,防止把软木粘垫碰掉。
4、每个月要保养一次乐器,即把每个键子活动部位涂上一或二滴白油或缝纫机油,活动几下键子,让油充分渗入,最后把乐器表面擦干净即可。乐器用后要放回乐器盒里,千万不要乱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