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奏曲是指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变奏”一词,源出拉丁语variatio,原义是变化,意即主题的演变。从古老的固定低音变奏曲到近代的装饰变奏曲和自由变奏曲,所用的变奏手法各不相同。作曲家可新创主题,也可借用现成曲调。然后保持主题的基本骨架而加以自由发挥。手法有装饰变奏、对应变奏、曲调变奏、音型变奏、卡农变奏、和声变奏、特性变奏等。另外,还可以在拍子、速度、调性等方面加以变化而成一段变奏。变奏少则数段。多则数十段。变奏曲可作为独立的作品,也可作为大型作品的一个乐章。
管弦乐曲《森吉德马》前后两段旋律相同,而速度、力度、节奏、音色和伴奏音型起了变化,就是用了变奏手法。第一段轻柔缓慢,气息宽广,描写辽阔壮丽的草原景色。第二段速度转快,节奏活跃,描写草原人民的愉快生活。
这种保持原来的旋律,而变化音乐语言中其他因素的变奏手法,叫做固定旋律变奏。另一种常用的变奏手法是装饰变奏。装饰变奏只是保持主题的旋律骨架。而变化旋律的细节,也就是用装饰音把原来的旋律进行加工,同时也可以变化音乐语言中的其他因素,如速度、力度、节奏、音色、伴奏音型等等。
贝多芬所作《田园交响曲》第五乐章开头的主题,描写雨过天晴时牧人欢乐的歌声。贝多芬发展这个主题时.既用了固定旋律变奏手法,又用了装饰变奏手法。主题后紧跟着的两次固定旋律变奏,同一个旋律,一次比一次移低八度,伴奏音型一次比一次加速,力度则一次比一次加强,从而使欢快的情绪逐步加深。后来这个主题再一次出现时,改用了装饰变奏的手法,在旋律音与旋律音之间,加进了装饰音,把原来的旋律装饰得更加流利欢畅。
以上这两个例子,仅是在乐曲中采用了变奏手法,如果在一首乐曲中,有系统地用变奏的手法来发展主题,那就叫变奏曲。变奏曲的原则是:先奏出完整的主题,然后依次演奏一个一个变奏。变奏的次数可多可少,少则三四次,多则二三十次。十七、十八世纪的组曲中,一首舞曲的后面往往紧跟着同一舞曲的变化反复,称为“复奏”。这种包含主题和一个变奏的舞曲,是变奏曲的前身。
巴赫的《b小调乐队组曲》中的波兰舞曲就是。这首曲子是由长笛和弦乐器演奏的。长笛和第一小提琴演奏旋律,其他乐器演奏和声。后面紧跟着这个舞曲的“复奏”,同样的旋律移到低音部,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长笛吹另一个流畅的旋律,和它结合在一起,这也是一种固定旋律的变奏手法。复奏以后,又回到原来的舞曲,也就是说,变奏以后,又回到了主题。
贝多芬的《f小调钢琴奏鸣曲》,因为音乐热情奔放、充满 英雄气概,而被称为“热情奏鸣曲”。其中第二乐章是一首变奏曲。抒情歌唱性的主题,象一首宁静而严肃的歌曲,表现出凝神思索的形象。主题的节奏是沉着的,严肃的,基本上一拍一个和弦。下面四个变奏用装饰变奏的手法来发展这个主题。从第一变奏到第三变奏,节奏逐渐加快,从一拍两个音、一拍四个音,到一拍八个音,表现从沉思中活动起来的精神境界。第三变奏是节奏的高潮,逐渐滋长的希望,达到了神采飞扬的境地。第四变奏回复了主题的节奏,但低音区和高音区的对照,犹如向深沉的内心投进了光亮,使人从沉思默想中振奋起来。突然,一个强烈的不协和弦打破了沉寂,导向热情奔放的第三乐章,它和第二乐章是紧密相连的。
舒伯特《A大调钢琴五重奏》的第四乐章也是变奏曲。变奏曲的主题是他创作的歌曲《鳟鱼》,所以这首五重奏又被称作《鳟鱼钢琴五重奏》。钢琴五重奏通常是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钢琴演奏的,但这首五重奏不用第二小提琴而用了低音提琴。第四乐章包含《鳟鱼》主题和五个变奏,每个变奏基本上保持着主题的旋律,主要是用固定旋律的变奏手法来发展主题的。在主题中,旋律由小提琴奏出。在五个变奏中,旋律分别由钢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小提琴、中提琴奏出。最后,在尾声中,主题第一段的旋律由小提琴和大提琴一问一答轮流演奏,钢琴上并且出现了歌曲《鳟鱼》中描写鳟鱼戏水的伴奏音型。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西班牙随想曲》,它的第二乐章也是一首固定旋律变奏曲。主题是西班牙阿斯土里亚斯省的一首舞蹈歌曲,叫做《黄昏舞曲》。在变奏发展中,作者绚丽多彩的配器手法,赋予丰富的色彩变化。在主题和四个变奏中,歌唱性的旋律分别由圆号、大提琴、英国管、木管乐器加小提琴、长笛、双簧管加大提琴演奏。四个变奏除了第一变奏以外,为了造成和声色彩变化,在结构上都有一些扩充。
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
《戈德堡变奏曲》应该算是巴赫诸多钢琴独奏作品中流传最广的一部,编号为BWV988。名气与声望上可以与“平均律”相提并论,音律的美感很容易引起听者的共鸣。当初巴赫在创作它的时候就对这部作品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一首为音乐爱好者消遣用的各种咏叹调以及变奏”。其实这部作品属于巴赫《键盘练习曲》的第四部分,写于 1741-1742年间。当时巴赫身处莱比锡,五十多岁的他视力开始逐渐衰退,但艺术热情丝毫没有减退,创作风格越发纯熟。这部变奏曲问世之初巴赫为它定的标题是《有各种变奏的咏叹调》,而后人根据其有趣的创作背景把这作品称为《戈德堡变奏曲》。
这是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宏,也是最伟大的变奏曲。这部变奏曲是为两层大键琴而作,巴赫在各段变奏里都指定了键盘的种类。变奏曲的形式,是以一个基本主题,引导出对比命题和对应(反对)命题,然后再探求演绎与对比的各种可能性。巴赫这部作品,以他1725年为安娜·玛格达琳娜而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萨拉班德舞曲作为主题,发展成30段变奏。这30的数字,由3所支配,以3个成一组的变奏,以卡农的方式表达:一位齐声的卡农,二为二度卡农,三为三度卡农……此后达到第九个卡农后,第十变奏为四声部的赋格,之间不断出现创意曲、托卡它、咏叹调等各种形式。第一层与第二层键盘交替。第十六变奏作为中心,速度分为前后两半,这种作曲技巧所构成的建筑结构之微妙,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部作品共分32段,第一段以那首萨拉班德舞曲的主题开头,第32段是经过30段变奏后和缓地、平静地重新回到主题(不同的是第一段的简单主题经过30段变奏后,已变得异常丰富和复杂。
贝多芬的《迪阿贝利主题变奏曲》
贝多芬写过两首著名的变奏曲。一首是作于1802年,主题采自芭蕾舞剧《普罗米修斯的生民》(OP.43,1801年)的《降E大调变奏曲》(OP.35),该作品内有变奏和赋格15段,被称为《普罗米修斯变奏曲》。这一主题后来又用于《英雄交响乐》的最后乐章,因此,该曲还被称为《英雄变奏曲》。此曲风格雄壮豪迈,技巧辉煌丰富,贝多芬将即兴手法和赋格处理紧密结合,体现了钢琴曲的交响气势。
另一首是作于1823年的《迪阿贝利变奏曲》。奥地利作曲家兼出版家迪阿贝利创作了一首圆舞曲,并邀请50位音乐家根据此主题各创作一首变奏曲,合成一部集体创作集,以爱国艺术家协会的名义出版。参加此项活动的音乐家包括了贝多芬、舒伯特、车尔尼、胡梅尔和年仅11岁的李斯特。迪阿贝利是一位相当成功的音乐出版家,但却只是一个平庸的作曲家,当时贝多芬接到迪阿贝利这个主题时曾大笑,讥讽这是“擦鞋匠的破布”,认为这是一首极粗俗、无聊、幼稚的圆舞曲,拒绝参加“爱国艺术家协会”。后来同意单独给贝多芬出版,他才答应为迪阿贝利写一首六至八段的变奏曲。但是,在创作过程中,贝多芬的乐思滚滚而来,一下写了33首,比他1807年创作的有32段变奏的c小调变奏曲还要多。因篇幅过大,歪打正着,正好单独成册,作为上卷。其余音乐家的作品合为下卷。
贝多芬是在53岁的时候创作此曲的,这也是他创作出许多伟大作品的鼎盛时期。也许是创作的构思早已深埋在贝多芬的心里,一但遇上合适的环境,音乐的种子马上破土而出,他的创作仿若下笔有神,挡不住的音乐灵感令他一下子就创作了33首优秀的变奏曲。这部作品是继巴赫《哥尔德堡变奏曲》后,又一部传世的经典钢琴变奏作品。
这部出色的钢琴变奏作品,自1824年出版后却更遭到了数年乏人问津的尴尬命运。直到由19世纪著名的指挥家、钢琴家彪罗对《迪阿贝利变奏曲》作了大量的推广工作,成功地激起了人们对该曲的兴趣。
贝多芬高超的创作技巧和极富创造性的手法在《迪阿贝利变奏曲》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彪罗认为不应只简单地把这部作品看作是一系列精彩的变奏,应更深地发掘作品的内涵——在作品中,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贝多芬思想的进化和对声音的想象力,整个音响世界的意象被勾勒出来,这部作品反映的是他天才般音乐“小宇宙”的无限潜能。
在第31变奏中,人们会看到巴赫所写的柔板的再现,随后的两重赋格变奏非常类似亨德尔时代的复活。最后三段变奏构成了过去音乐世界的重演。除c小调的第9和第28至31变奏以及降E大调的第32的赋格变奏外,整曲都采用C大调。第23变奏采用了莫扎特的歌剧《唐·璜》的主题,但这并未打乱变奏形式的逻辑。
舒曼曾称这部变奏曲是贝多芬用钢琴对听众的永别。在这部作品中,贝多芬表现出高深的技巧,因此它被称为音乐史上无与伦比的著名变奏曲。
《迪阿贝利变奏曲》表现出古典主义的宏伟气势,贝多芬将原本平庸无趣的圆舞曲主题打造成华丽典雅的音乐殿堂。只有巴赫的《哥尔德堡变奏曲》以及独奏小提琴奏鸣曲第五乐章主题加32个变奏的《夏空舞曲》才能与之媲美。
勃拉姆斯的《海顿主题变奏曲》
《海顿主题变奏曲》也叫做《圣安东尼变奏曲》,勃拉姆斯以奥地利朝圣歌曲《圣安东尼赞歌》为主题创作而成。这是当时颇为流行的曲调,海顿的一首管乐嬉游曲也用了《圣安东尼赞歌》的主题,为了让听众更好地区分,因此勃拉姆斯把作品命名为《海顿主题变奏曲》。此曲有两种演奏的形式,可用于乐队演奏,也可以用于两架钢琴演奏。全曲共有八段变奏,并有一个帕萨卡里亚舞曲式的结尾。《海顿主题变奏曲》于1873年初在维也纳首演。
布里顿的《布里奇主题变奏曲》
英国作曲家布里顿,非常尊重和敬重自己的作曲老师——布里奇。1937年,他自老师布里奇《三首牧歌》中第二首的主题加以变奏,创作了这部管弦乐作品。全曲共十段,为了使听众便于理解各段变奏都加了注解:柔板、进行曲、浪漫曲、意大利曲调、布列舞曲、古典曲、维也纳圆舞曲、无穷动、送葬进行曲、歌曲与赋格。1937年,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音乐节成功首演。
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1934年,俄国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用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小提琴随想曲》最后一首的主题,创作了钢琴与乐队的变奏曲。有关这部作品的创作经过,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佳话:有一次,拉赫玛尼诺夫与他的好朋友、俄国著名钢琴家莫伊赛维奇共进晚餐。两人都是大名鼎鼎的钢琴家,席间,他们谈及《帕格尼尼狂想曲》中第二十四变奏曲的演奏方法。这段音乐以和弦跳音写成,技巧极高并很难演奏。拉赫玛尼诺夫正搔首踌躇如何表现音乐,侍者送上一盘饮料,不过他却无心品尝。莫伊赛维奇笑道:“欲使跳音得心应手,何不饮用薄荷奶油?”拉赫玛尼诺夫停下思考,顺手取了一杯,一饮而下。随后坐到钢琴前弹奏起来,刚才想不通的弹奏方式,仿佛一下子全部开窍,弹奏得完美无瑕。自此以后,拉赫玛尼诺夫每次上台演奏此曲,必先饮薄荷奶油一杯。因此,这首曲子也叫《薄荷奶油变奏曲》
克莱斯勒的《科列里主题变奏曲》
1712年,奥地利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克莱斯勒,根据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塔蒂尼的变奏曲改编成《科列里主题变奏曲》。原曲名为《据科列里极其优美的加沃特的运弓技法——小提琴的五十个变奏》,但这个曲名太长而且显啰嗦,因此重新命名为《科列里主题变奏曲》。这个变奏主题源自意大利早期小提琴乐派的代表人物——科列里,他所作的《小提琴奏鸣曲集》第十首第四乐章中的《加沃特舞曲》。
乐曲由主题与三个变奏构成。主题旋律跳跃欢快,具有较强的舞曲性质。第一变奏采用琶音奏法,轻捷而流畅。第二变奏用跳进音程和颤音相结合的奏法,活泼优美,有着鲜明的加沃特舞曲的特点。第三变奏采用和弦奏法,间断有力,生气勃勃,使乐曲形成了一个高潮。最后,乐曲将主题重奏一遍结束。
拉莫的《加沃特与变奏》
法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拉莫,为其《新编古钢琴组曲集》中的第七首,改编成了变奏曲,命名为《加沃特与六个变奏》。乐曲由一个主题和六个变奏组成。第一变奏用左手的和弦奏出,右手用连续的十六分音符的走句装饰。第二变奏将左、右手的两部分加以调换。第三变奏中上声部的主旋律与构成对位的低声部相互交织,中声部则继续奏出连续的十六分音符的走句。第四变奏采用轻快而较强的节奏。第五变奏采用分散和弦式进行与同音反复进行。最后的第六变奏用右手奏出和弦,并由上声部的和弦连成主旋律,而以用左手奏出的乐音为其衬托。
值得一提的是,拉莫不仅是一位作曲家,还是一位音乐改革家。他在自然音响的体系基础上,创立了现代和声体系,建立了和声体系转位法,也就是说拉莫建立了和声和古典转调的程序。当时对位法非常盛行,即几个旋律平行展开,在垂直的方向获得了意外的和弦,从而产生了“拉莫法制”。拉莫在理论上创立了和弦、和弦移位、基本和声功能学说,又是第一个论证主调和声音乐的人,并通过丰富的创作实践,整理为系统化的体系,为音乐理论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德彪西认为:“只有拉莫才是法国真正的第一位音乐家”。
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1876年,柴可夫斯基创作了《洛可可主题变奏曲》,题献给他的好朋友、著名大提琴家菲芩哈根,该曲于1877年11月30日在莫斯科首演。“洛可可”一词,源于法语ro-caill,意思为“贝壳形”。是法国十八世纪中叶,庭院布置、室内装饰多方面的一种实用的艺术风格,其特点为强调富丽堂皇的外形和纤巧繁琐的装饰,在具体运用中强调不对称的各种漩涡形曲线和轻淡柔和的色彩。在音乐上常指巴洛克至古典乐派过渡时期的音乐作品风格。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曲名意在表明乐曲按照莫扎特的风格写成。曲调流丽安逸,具有和莫扎特作品相似的诗意,同时也表现出柴可夫斯基的艺术个性,以及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风格。1879年,李斯特听了这部作品后赞叹道:“瞧,终于又听到音乐了”!《洛可可主题变奏曲》由一个主题与八个变奏组成,具有浓厚的俄罗斯音乐特点。由于这部作品是一首经典的变奏曲,所以版本也很多,但大提琴家菲芩哈根编定、演奏的版本流传最广。
除了上述介绍的作品,著名的变奏曲还有:帕格尼尼的《摩西主题变奏曲》、柯达伊的《孔雀变奏曲》、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威尼斯狂欢节幻想变奏曲》、《那坡里民歌主题幻想曲与变奏曲》、《魔笛主题变奏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