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 Friedrich Handel,1685年~1759年),出生于德国哈雷,巴洛克时期英籍德国作曲家。
1702年,进入哈雷大学法学院学习。1703年,加入汉堡剧院;在此期间,陆续创作了《阿尔米拉》《尼禄》等在内的首批歌剧。1706年,赴意大利,在此期间结识了科雷利、A·斯卡拉蒂等音乐家,熟悉了意大利歌剧和器乐音乐风格及写作技巧。1710年,返回德国,任汉诺威宫廷宫廷乐长;任职期间,曾于1710年与1712年两度赴英国,其歌剧受到英国王室和贵族的欢迎,遂留居不归。1726年,加入英国籍;并在18世纪20年代,进入歌剧创作的成熟时期,创作并上演了《罗德琳达》《亚历山德罗》等歌剧。
1733年,转战清唱剧创作;同年,其清唱剧《底波拉》《德波拉》首演。1741年,最后一部歌剧《戴米达亚》上演。1742年,清唱剧《弥赛亚》首演。1749年,管弦乐作品《焰火音乐》首演。1759年,在伦敦逝世,享年74岁。
亨德尔的音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达了巴洛克时期的先进思想,并以其宏伟的音乐风格,预示了主调音乐风格的到来。
中文名: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外文名:George Frideric Handel
国籍:英国
出生日期:1685年2月23日
职业:德国作曲家
1685年,亨德尔出生于德国哈雷,其父亲是外科医生兼理发师,母亲是一位牧师之女,比前者小30岁。1692年,父亲受魏森费尔斯公爵的指示,聘请哈雷的管风琴师弗雷德里希·威廉·察豪为亨德尔的音乐教师。
1695年,第一次自己作曲。1696年,11岁的亨德尔前往柏林,以其在古钢琴演奏上的技艺得到了勃兰登堡选帝侯的认可。1698年至1700年,在哈雷的拉丁学校念书。
1702年2月10日,亨德尔为遵从已去世的父亲遗志,进入哈雷大学法学院学习;3月30日,即入法学院的一个月后,与哈雷的天主教堂签订年约,担任管风琴师的职位,自此远离了法律课程;在此期间,他除了每天在教堂内担任管风琴演奏外,还在一个改革派学院里担任音乐课程。
1703年,进入汉堡歌剧院担任第二小提琴师,自此与歌剧结下不解之缘。1704年,完成《圣约翰耶稣受难去》,并于复活节前在汉堡演出。
1705年1月8日,他的第一部歌剧《阿尔米拉》在汉堡上演,脚本由作家浮士金根据洛普·德·维伽德的一出喜剧改编;同年,他还创作了歌剧《尼禄》,该剧脚本也由浮士金撰写,这两部歌剧的成功,使亨德尔在汉堡崭露头角,并获得了一笔收入,于是辞去乐队演奏员的职务,开始专心从事于作曲。
意大利时期
1706年,在意大利研究歌剧院作3年;同年秋,启程前往意大利,经威尼斯去弗洛伦萨。1707年,去往罗马、佛罗伦萨;同年,演出了歌剧《罗德里戈》。1708年,完成了清唱剧《复活》与《时间的胜利》;同年,与音乐家科莱里、斯卡拉蒂父子过从甚密;6月,去那波里避暑。
1709年春,在罗马结识了德国汉诺威宫廷作曲家史太法尼,当他得知亨德尔要返回德国时,便将其在汉诺威的音乐职务让给了他;12月26日,歌剧《阿格丽品娜》在威尼斯首演。
初涉英国
1710年,离开意大利,就任汉诺威的宫廷乐长;秋天,前往英国。1711年至1712年,两度前往伦敦,后乐而忘返。1713年1月10日,歌剧《忒修斯》在伦敦剧院演出;7月7日,为庆祝乌德勒支和平条约的签订,在圣保罗大教堂演出《乌德勒支感恩赞》。
1714年,英国安妮女王去世,汉诺威选帝侯此后成为乔治一世,他对亨德尔的久假不归耿耿于怀,但出于惜才,后两人和解,亨德尔亦从此定居英国。
1715年5月25日,歌剧《高卢的阿马迪吉》首演。1716年,随乔治国王返回汉诺威,遇见其好友史密斯,此后史密斯终生伴随他,成为亨德尔的重要助手。
1717年开始,到达伦敦,开始在钱多斯大公爵的府邸任职,直至1719年为止。1719年,任皇家歌剧院总监。
歌剧高峰
1720年4月27日,在皇家歌剧院的开幕典礼上,上演了亨德尔的歌剧《拉达米斯托》;8月29日,演出清唱剧《以斯帖》。
1721年3月,歌剧《穆齐奥·谢沃拉》首演;12月19日,歌剧《弗洛里丹特》首演。1723年1月20日,歌剧《奥托内》首演。1724年2月20日,歌剧《尤里乌斯·凯撒》首演;10月21日,歌剧《塔麦诺拉》首演。1725年2月13日,歌剧《罗德琳达》首演。
1726年2月13日,正式入英国籍;5月5日,为意大利女演员福斯蒂娜与库佐妮所创作的歌剧《亚历山德罗》首演。
1727年1月31日,歌剧《阿德梅托》首演;10月11日,值国王乔治一世加冕典礼之际,上演了亨德尔的《加冕赞美歌》。
1728年2月17日,歌剧《西罗》首演;4月30日,歌剧《托洛梅奥》首演;同年,伦敦皇家歌剧院停办。1729年,重新筹组歌剧院;同年,在意大利、德国旅行,到过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罗马,返回伦敦途中经过故乡哈雷;12月,新歌剧院开幕,演出了他的歌剧《托洛梅奥》 。
1730年2月,歌剧《帕特诺普》首演。1731年2月,歌剧《波罗》首演。1732年1月27日,歌剧《奥兰多》首演;同年,第二个歌剧公司解散。
转战清唱剧
1733年,开始经营第三个歌剧公司,上演歌剧《阿里阿德涅》;同年,转向清唱剧创作;3月17日,清唱剧《底波拉》首演;7月10日,清唱剧《德博拉》首演;同年,牛津大学想将音乐博士学位送给亨德尔,被其拒绝。
1734年1月26日,歌剧《阿里安娜》首演;同年夏,去科文特花园剧院寻求发展;11月9日,歌剧《特普西科尔》首演。1735年1月8日,歌剧《阿廖丹特》首演;4月16日,歌剧《阿尔辛娜》首演。
1737年4月12日至13日,瘫痪;8月,到爱斯拉沙伯温泉治疗,并于10月康复;年底的3个月,创作两部歌剧、一首悼念王后驾崩的葬礼圣歌。
1738年4月,发起成立音乐家协会;7月23日,开始创作清唱剧《扫罗》,并于9月27日完成;10月7日,开始创作清唱剧《在埃及的以色列人》,于10月28日完成;10月4日,他的第一部《管风琴协奏曲》交出版社出版;同年,第三个歌剧公司结束。
1739年,歌剧演出面临困境;3月20日,为帮助音乐家协会,他演出了《亚历山大的宴会》和一首新的管风琴协奏曲;11月29日,写完《圣西西利亚颂》。
1741年,上演了亨德尔的最后一部歌剧《戴达米亚》;8月至9月,完成清唱剧《弥赛亚》;9月至10月,完成清唱剧《参孙》;11月,离开伦敦,前往都柏林主持几次音乐会。
1742年4月12日,清唱剧《弥赛亚》首演于都柏林。1743年2月28日,清唱剧《参孙》首演于伦敦科文特花园剧院;6月至7月,完成《德丁根感恩歌》;8月至9月,创作完成清唱剧《约瑟》。
1744年7月至10日,创作清唱剧《伯沙撒》和《大力神海格力斯》。1745年初,陷于破产;11月14日,在苏格兰大军进攻伦敦之际,于德鲁里街剧院演出了他的《献给伦敦绅士志愿军之歌》。
1746年2月,演出《应时神剧》;7月9日至8月11日,写出清唱剧《犹大·马加比》;同年,由于战时表现,被称作“英格兰民族音乐家”。1747年6月1日至7月4日,写成清唱剧《亚历山大·巴卢斯》;7月30日至8月18日,写出清唱剧《约书亚》。
1749年4月27日,管弦乐作品《焰火音乐》首演于格林公园;5月27日,在孤儿院指挥演唱他的《孤儿院圣歌》;6月28日至7月30日,写出清唱剧《狄奥多》;年底,最后一次回到家乡哈雷。
晚年生涯
1750年8月,在拉哈依于阿姆斯特丹之间的路上受重伤。1751年,亨德尔康复;1月21日,开始创作清唱剧《耶弗塔》;2月,眼疾严重;年底突然失明。
1752年11月3日,最后一次作眼科手术,无效。1753年至1759年,他的清唱剧继续演出,亨德尔亦照常在演出时演奏管风琴。
1757年,改编清唱剧《时间与真理的胜利》。1759年4月6日,在演出《弥赛亚》时最后一次公开露面;4月14日,逝世,终年74岁;4月20日,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