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缸鼓又称民族定音鼓,是在缸鼓的基础上,吸取西洋定音鼓音高的特点改制而成的。鼓框木制(也有改用玻璃钢制的)。定音缸鼓分大、中、小三种,可调节音高。用低音谱表记谱。鼓皮的质量和天气的变化都对鼓音高有影响,在使用时要注意调准音。
中文名:缸鼓
别名:花盆鼓、民族定音鼓
分类:打击乐器
音色:低沉、厚实
缸鼓及定音缸鼓都属打击乐器。因形似花盆,因此又称花盆鼓。这种鼓的演奏技巧和堂鼓大致相同,用双木槌敲击。这种鼓广泛用于民间器乐合奏或戏曲伴奏中,有时也用于独奏。现在的缸鼓吸收了西方定音鼓的特点,将其改制成了有音高的定音缸鼓。它的鼓框用金属制,周围装有八副螺旋,用来调节鼓面张力、改变音高,其鼓身放在一个可以旋转的铁架上,可转动鼓身微调音高。另外铁架的下面装有踏板,利用踏板也可使音高升降。演奏时,往往根据乐曲的需要,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古乐器一般都具有双重功能——表现性和实用性。即是说这些乐器既是表现音乐的工具,又是劳动生产的工具,或是生活用具。如在《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记载有:“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作歌,乃以麋革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文中所说用生活器皿— 缸鼓 —缶,蒙上麋鹿之皮而成鼓。
而“拊石击石”则是先民们将狩猎的石器,敲击成声,以伴奏化装成百兽的原始舞蹈。又在《汉书·杨恽传》:“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这一记载,描述了人们酒后兴趣大发,一面敲击盛酒用的器皿缶,一面仰天歌唱。古时的石磬可能导源于某种片状石制工具。可以这样设想,先氏们在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发现某种石制片状工具能够发声,可以作为乐器,于是发明了磬。乐器的实用性不仅表现在某些乐器原来是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器,并且人们用它们来传递一些特定的生活信息。如击鼓出征、鸣金收阵、晨钟暮鼓、打更报时、鸣锣开道、击鼓升堂等。
乐器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达和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由石磬演变成金属的磬和出现金属的钟,在石器时代是绝无可能,只有当人类掌握了较高的冶炼技术才成。也只有当养蚕业和缫丝业的发明和发展,才可能产生“丝附木上”的琴、瑟、筝。先秦时期的乐器,见于文献记载的有近70种。仅在《诗经》一书中提及的即有29种,打击乐器有鼓、钟、钲、磬、缶、铃等21种,吹奏乐器有箫、管、埙、笙等6种,弹弦乐器有琴、瑟等2种。由于乐器品种的大大增加,于是在周代时产生了根据制作乐器的不同材料而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称作“八音”分类法。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大墓的地下音乐殿堂中,保存了124件古乐器。无论是重达五千多斤的乐器巨人——64件编钟,或是在造型、制作和彩绘都很精致的鼓、排箫、笙、瑟等,都向我们揭示了春秋战国时中国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状况,它是中国古代乐器光辉创造的见证。自秦汉以来,又不断涌现出新乐器。如秦时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弹弦乐器——“百姓弦鼗而鼓之”。弦鼗是一种圆形音箱、直柄的琵琶,后至汉代发展成四弦十二柱的“汉琵琶”,又称“阮咸”。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的民族,自汉以来,广泛吸收了大量的外来乐器。如汉灵帝时从波斯传入竖箜篌(曾称胡箜篌;约在公元350年前后的东晋时,从新疆、甘肃一带传入了“曲项琵琶”,明代传入了扬琴和唢呐等。这些外来乐器,经过不断地改进,使它们逐渐成为中国民族乐器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中国乐器发展史中,值得注意的是拉弦乐器的出现大大晚于打击乐器、吹管乐器和弹弦乐器。据文献记载,唐代(公元618—907年)才出现以竹片轧之的“轧筝”和“奚琴”(在宋时作“嵇琴”)。宋时的嵇琴用马尾弓拉奏,并出现了“胡琴”的名称。如宋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云:“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如怨单于。”自元代之后,在奚琴、胡琴的基础上发展成各种类型的拉弦乐器。中国的“吹、打、弹、拉”四大类乐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对传承乐器的音质不纯、音律不统一、音量不平衡、转调不方便、固定音高乐器之间的音高标准不统一、在综合乐队中缺少中低音乐器等不足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并涌现了许多成果。
材料
由鼓身、鼓皮、定音系统和鼓棰等部分组成。使用材质:鼓身:金属结构;鼓皮:牛、羊、驴皮均可, 或使用合成材料。
鼓棰:短木棰。根据演奏需要决定是否在一端包以弹性材料。乐器特色:属单皮膜鸣乐器,造价昂贵。定音鼓可发出固定频率(即音高)的声音,并能够在五度音程范围内改变音高。音色柔和、丰满,音量可控制,不同的力度可表现不同的音乐内容,有时甚至可以直接演奏出旋律。
演奏方法
演奏方法分为单奏和滚奏两种,单奏多用于节拍性伴奏,滚奏则可以模仿雷声,且效果逼真。定音鼓作为色彩性打击乐器,其丰富的表现力远非普通打击乐器所能比拟。定音鼓的前身是古阿拉伯的纳嘎拉鼓,17世纪传入欧洲以来,就一直是交响乐队中打击乐声部的固定乐器,是重要的色彩性伴奏乐器,也适于其他各类乐队。
规格
定音鼓在规格上分为大、中、小三种,在交响乐队中通常设置三到四个,由一名乐手演奏, 可达到鼓声本身的和声效果。从表面上看,定音鼓几乎算是最易演奏的乐器了,但实际上鼓手需要相当大的自信和时间感才能成功地驾驭它。鼓手经常要默默地静坐若干时间,随后数着章节,在非介入不可的当口发出振聋发聩的一击,稍有差错便会人尽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