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广音乐泛指广东音乐和广西音乐。
广东音乐是流行于中国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器乐曲,音色清脆明亮,旋律流畅优美,节奏活泼欢快。广东音乐形成于清末,很多乐曲是由戏曲过场音乐、民歌、民间器乐曲牌演变而来。广东音乐也吸收了江南和北方音乐以及中原古乐的因素,结合本地语言的特点而产生。由于其出现较晚,许多曲目都是由音乐家创作的。
广西音乐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广西桂林漓江流域地区的山歌为核心的音乐艺术形式,与广东音乐相对。其重要特点是“这边唱来那边和”,主要代表人物有刘三姐等。
早期以二弦主奏,提琴、笛子、月琴、三弦、唢呐、喉管和敲击乐器等为粤剧伴奏及过场,此等组合被称为“硬弓组合”。及后出现以1926年间,在上海长大的吕文成将沪人演奏的二胡引入高胡为主奏乐器,辅以扬琴和秦琴,称为“三件头”。后来乐队在“三件头”的基础上加入了洞箫、笛子、椰胡等乐器,被称为“软弓组合”。由于广州和国外通商较早,广东音乐受西方音乐影响,如加入小提琴(梵铃)、色士风、吉他、小号、木片琴等乐器。
广东音乐常常表现出跳跃的、华彩的、活泼的旋律风格,例如:旋律线经常作上、下大幅度的跳动,演奏者在演奏时加花,使旋律富有华彩性。以西方的乐理来分折,乐句常从弱起拍开始,常常运用切分节奏,使音乐具有向前推进的动力。乐句的句幅多数短小,并且常以接二连三的排比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