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德奥兴起的一个现代流派。它最先出现在绘画、文学等领域,然后扩展到音乐领域。它的特点为直接表现人类的精神与体验,代表作品《月迷的皮埃罗》,与旧有传统完全相反,它完全无视过去的调性规律,它反对印象主义的客观性,它认为艺术既不应该被“描写”,也不应该被“象征”,而更应该直接表现人类的精神与体验,也就是说要把作者的心灵世界、即所谓内在精神表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表现主义,表现主义音乐的节奏难以捉摸,拍子也被无视,却具有独特的、流动的、无限发展的奇妙特色。
表现主义常常与印象主义相对立而言。简单地说,如果印象主义是把人们对外界的印象描绘下来,那么,表现主义就是把人们内心的体验表现出来。印象主义描绘的对象主要是大自然、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以及它们周围的色彩、光线和气氛。表现主义抓住的却是人的内心的、灵魂深处的感觉和情绪。它强调的不是客观物体的外貌,而是艺术家自我的感受和体验。勋伯格说:“作曲家力求达到的唯一的、最大的目标就是表现他自己。”表现主义者往往把自身内心的体验当作创作的唯一依据,用自己主观对现实的理解来代替真正的现实。
表现主义与十二音音乐紧跟在印象派之后产生的,在美学思想和创作技巧上都与印象派截然不同的,作为现代音乐的第一个流派是表现主义音乐。表现主义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出现于德国的一种艺术流派,战后在欧美风靡一时。1911年活跃在德国的俄罗斯画家В.康定斯基(1866~1944年)与画家F.马尔克(1880~1916)、A.马克(1887~1914)等创办了《青骑士》杂志,其中不仅刊载了康定斯基等人的绘画,而且还发表了许多关于戏剧、绘画、诗歌等方面有关表现主义的理论,其中亦有奥地利音乐家A.勋伯格的著作,从而掀起了表现主义运动。
表现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它是“对艺术和社会既有形式和传统的一种反抗,其起因是一种社会危机感”。20世纪初,德国统治集团不仅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而且在国内加紧压榨劳动人民,实行专横统治,致使社会矛盾加剧,动荡不安。表现主义者用自己的艺术表示了对社会的强烈抗议。卢那察尔斯基(Anatory Lunacharsky)说:“表现主义是可怕的社会绝望的产物。”
表现主义艺术家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条件下,把他们对世界所感到的内心的苦闷、孤独、恐惧、绝望、悲痛等情绪,用极端主观的方式表现出来。他们采用的题材是“生存于现代社会的人,是20世纪初期的心理学所描写的人:孤立,陷于无法理解的种种势力的掌握之中无以自拔,备受内心冲突、紧张、焦虑、恐惧以及潜意识中种种不可理喻的原始冲动之苦,烦躁不安地反叛现有秩序和常用形式。”作品中的主人公经常是些小人物,这些小人物因饱受折磨和压抑,而呈现出一种畸形、反常、病态或怪诞的形象。
总的来说,表现主义不像抽象派艺术那样完全抛弃客观世界的具体形象和内容,有一定的生活依据。勋伯格始终认为,作曲家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感动听众。“我写的就是在我心里所感到的,而最后出现在纸上的就是最初在我身上每根血管里所流动的东西。”但是,它与传统的现实主义艺术又有不同,与我们日常所认识的客观现象有相当距离,那就是被夸张、被变形。正如有人引用勋伯格说过的这样的话:“艺术家并不创作其他人认为是美的那样的作品,而只是创作他内心深处强烈的冲动迫使他不得不创作的作品。”既然,表现主义艺术否认传统的有关艺术中美的观念,同样道理,音乐上的表现主义也就“反对迄今为止被认为是美的东西;这种反对产生了对旋律、和声与调性、节奏、音色和曲式的新的观念”。
表现主义音乐与过去的音乐有着继承关系,它的根子就在晚期浪漫主义的高度戏剧性的作品之中,如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1865)、理查德·施特劳斯的独幕歌剧《莎乐美》(1905)、《埃勒克特拉》(1909)等。在这些作品中,无论是对强烈、紧张的情绪的描绘,对悲痛、绝望的心理的刻画,还是对奇特、恐怖的形象的塑造,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表现主义的特征。
从表现形式来看,表现主义音乐比某些晚期浪漫主义音乐更加怪诞、不协和、带刺激性,尤其表现在音乐语言从半音化走向无调性。举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为例:在序曲中,为了表现优郁、渴望而又不能得到满足的情绪和气氛,使用了大量的半音进行,从一个不协和和弦解决到另一个不协和和弦,不断地转调,达到了调性范围内调性不稳定的极限。勋伯格往前走了一步。在他的作品中调性没有了。他取消了能够确立调性的七个自然音与五个变化音之间的区别,使十二个音级都很重要,没有一个音取得中心音的地位。这就是无调性。因此,无调性最能说明表现主义的音乐特征,它成了表现主义基本的、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表现主义音乐形式的其他特点还有:零碎的、急剧跳动的旋律进行;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力度变化;尖锐的不协和和弦;不对称的节拍;不清晰的结构等。这些表现形式上的特点是与表现紧张、恐惧、绝望等富有刺激性的内容相联系的。
总之,它缺少浪漫主义的抒情,缺少古典主义的逻辑力量,缺少印象主义的精美音响,显得怪诞、不协和、不悦耳。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和他的两个学生贝尔格和韦伯恩,他们三人都出生在维也纳,有时也被称作“新维也纳乐派”。
贝尔格作为表现主义的代表作是两部歌剧《沃采克》、《露露》和《小提琴协奏曲》等。《沃采克》是根据19世纪德国作家G.毕希纳一部未完成的悲剧改编而成,内容描写军营里的理发师沃采克,为养活情人和孩子,他以每天3分钱的廉价给医生作“实验的动物”,在他经受贫困与凌辱的时候,玛丽却被军乐长诱骗失节,沃采克在失望与痛苦中将她杀死,自己投湖自尽。这部悲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德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对被侮辱被损害的人给予同情。但是,由于过分着笔于嫉妒、绝望、疯狂的心理刻画,也反映了表现主义的病态和神经质的消极性。
勋伯格、贝尔格等人的表现主义在音乐思维上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在自由无调性音乐中寻找逻辑统一的基础。直觉和感性不能保证无调性音乐的连贯和统一,因而必须依靠理性的约束,这就出现了十二音音乐。勋伯格把音阶中十二个半音,分为若干个音列,每个音列的各个音既不重复又不因连续而产生功能和声感的音列(组)。这种以“音列”及其各种变形为基础的作曲技法,使作曲家能够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创造性,同时它也保证了无调性音乐作品(尤其是大型作品)的结构统一性。它也许是传统调性思维解体以后,所出现的最具有独特意义的一种音乐思维方式。勋伯格、贝格和韦伯恩都以各自的实践证明了这种思维在音乐中的可能性。
1923年勋伯格在《五首钢琴曲》和带独唱的室内乐《小夜曲》的某些段落中,开始运用十二音音乐的创作技巧。贝尔格用十二音音乐写过《小提琴协奏曲》和歌剧《露露》等。韦伯恩则把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进一步发展成为“序列音乐”,后又和他的继承者把“序列”扩大到与旋律、节奏、力度、音色结合,形成所谓“整体序列”。韦伯恩在晚年又创造了“点描音乐”,用许多被休止符隔断的短音和音组构成乐曲,象一幅“点描派”图画。他的主要作品有《钢琴变奏曲》(作品27)、《六小曲》(作品 9)、《管弦乐变奏曲》(作品30)以及许多声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