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回到音乐课堂~
本期课堂,我们即将进入到
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世界,
在国内,我们更喜欢称呼他为“老柴”。
他凭借一己之力,
让俄罗斯音乐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2020年东京奥运赛场上,
当俄罗斯奥委会选手站上冠军领奖台时,
赛场上空升起的是俄罗斯奥委会会旗,
响彻全场的则是一段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旋律——
德国作家克劳斯曼这么评价柴可夫斯基:
他没有出生在音乐世家,
更称不上是音乐神童。
然而他的音乐却成为了俄罗斯文化在艺术领域的最高成就。
作为十九世纪极具影响力的作曲家,
他的作品被称为“俄罗斯之魂”,
音乐基调建立在生活气息和民间特色上,
是社会的真实写照。
他在作品中流淌出的情感时而热情奔放,
时而细腻婉转。
柴科夫斯基出生于一个工程师的家庭,
1859年在彼得堡法律学校毕业后,
利用业余时间勤奋学习音乐并尝试作曲。
两年后他成为新成立的彼得堡音乐学院的首届学生,
186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该校,
次年起应聘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
从1878年到1885年,
他开始与一位俄国富孀梅克夫人建立了通信友谊,
并接受她每年6000卢布的资助达14年之久。
这使柴科夫斯基能够放弃教职而专心作曲。
1885年到1893年,
这是他音乐创作的高峰时期,
也是他获得更大的世界声誉的时期。
他受到沙皇的接见并得到3000卢布的政府年薪。
他开始在国外指挥乐队演奏自己的作品,
他还于1891年访问了美国,
在卡内基音乐厅的首场音乐会上指挥了自己的作品
《节日加冕进行曲》。
《第六交响曲》(“悲怆”)是柴科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作品,
首演九天后作曲家便逝世了。
这部交响曲的第一乐章,
它叹息和哭泣的音调为全曲奠定悲伤的基调。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平易近人,旋律优美,
他的乐曲也往往成为很多古典音乐乐迷们的入门必听曲目。
除了开头所说在奥运会赛场上奏响的《降B小调第1钢琴协奏曲》,
他写出的这些经典旋律,你一定不陌生~
1、芭蕾舞剧《天鹅湖》-场景音乐
这部《天鹅湖》作于1876年,
是柴可夫斯基所作的第一部舞曲,
取材于民间传说。
这首《场景音乐》优雅中伴随着哀伤,旋律婉转动人,
描绘了在天鹅湖畔,淡淡的月光下,
天鹅缓缓游过的场景。
由双簧管演奏出的天鹅主题在温柔、优雅中
还略带哀伤,显得楚楚动人。
2、《花之圆舞曲》(选自芭蕾舞剧《胡桃夹子》)
柴可夫斯基舞剧《胡桃夹子》中的《花之圆舞曲》,
选自舞剧第二幕中糖果仙子与众仙女群舞时的音乐,
经常单独演出。
竖琴的华丽流畅的序奏之后,
表现出糖果仙子与仙女们轻盈婀娜的舞姿,
在单簧管相呼应的独奏之后,
乐曲的主题抒情而优美。
3、《拿波里舞曲》(Neapolitan dance)
选自《天鹅湖》第三幕,
这是一首十分著名的意大利风格的舞曲,
整个舞曲以小号为主奏,音乐活泼,前半段平稳,
后半段则节奏越来越快,气氛越来越热烈。
4、《1812序曲》
《1812序曲》是柴科夫斯基于1880年创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
为了纪念1812年库图佐夫带领俄国人民击退拿破仑大军的入侵,
赢得俄法战争的胜利。
该作品以曲中的炮火声闻名,
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户外演出)曾起用真的大炮。
5、《睡美人圆舞曲》
《睡美人圆舞曲》是《睡美人》组曲中的第五曲,
这一片段选自第一幕中,
远道而来的四位王子手持鲜花向奥洛拉公主求婚时的场面。
旋律由乐队的弦乐部分奏出充满了轻松活泼、抒情的圆舞曲特色。
6、《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
《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最为著名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
它使用乌克兰民族旋律,
曾使列夫·托尔斯泰为之感动流泪。
当然,老柴创作的经典旋律远远不止这些,
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中,
分享出你对柴可夫斯基印象最深刻的那一个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