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工委音乐奖(CMIC Music Awards),是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唱片工作委员会在中国主办的音乐类奖项,创办于2017年。
唱工委音乐奖是一个由唱片行业协会发起设立的音乐奖项,涵盖流行、摇滚、民谣、民族、电子、爵士、古典等音乐类型,由行业专业人士投票决定奖项获得者。唱工委音乐奖的重要奖项为“年度综合类奖项”。
中文名:唱工委音乐奖
外文名:CMIC Music Awards
创办时间:2017年
地区:中国
主办单位: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唱片工作委员会
2017年7月,宣布唱工委音乐奖正式启动。7月20日,在北京五棵松M空间举办第1届唱工委音乐奖。
2018年1月,唱工委音乐奖官网正式上线,所有奖项申报和各阶段投票都在官网的评选系统上进行;并对奖项设置做出了修订和调整。7月31日,在北京星光影视园举行第2届唱工委音乐奖。
2019年7月,启动第三届的奖项评选工作,并公布修订的评选总则、细则及奖项设置。7月31日,在北京星光影视园举行第3届唱工委音乐奖;腾讯音乐娱乐集团首次加入合作。
2021年,评委会主席制度改为评委会总召集人制度,每年由一位总召集人邀请音乐行业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评委会。原定于2020年举办的第4届唱工委音乐盛典因新冠疫情原因停办,组委会于2021年11月1日同时启动第4届和第5届奖项的评选工作。
评选范围: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在中国大陆首次以实体唱片或数字音乐形式发行的华语音乐作品及相关艺人,经唱工委会员报送可参与评选。
评选过程:参评作品通过唱工委音乐奖官网的评选系统报送。报送完成后,组委对申报内容进行审核和调整,经合规后在唱工委音乐奖官网的评选系统内发布“参评作品公示”。评委会主席团会对“参评作品公示”中各奖项参评作品进行投票,评出推荐提名候选。评委会评委对提名候选中的各奖项20个候选投票,同时各奖项另有5个自选投票名额。评委会评审采用现场投票方式,共同对提名作品进行现场听审并投票。投票采用封闭、记名方式,投票后现场对选票封箱,不作统计。颁奖前,组委会协助评委会主席统计终评投票结果,按照得票最高者获奖,并于颁奖典礼现场公布。
类别 | 奖项名称 | 初设时间及届次 | 后续变化 |
综合类 | 年度专辑 | 2017年(第1届) | / |
年度歌曲 | 2017年(第1届) | / | |
年度男歌手 | 2017年(第1届) | / | |
年度女歌手 | 2017年(第1届) | / | |
年度组合/团体 | 2017年(第1届) | / | |
年度乐队 | 2017年(第1届) | / | |
年度新人 | 2017年(第1届) | / | |
流行类 | 最佳流行专辑 | 2017年(第1届) | / |
最佳流行演唱 | 2017年(第1届) | 取消;2018年(第2届)更名 | |
【最佳流行演唱】从2018年(第2届)起更名为【最佳流行表演】 | |||
最佳流行表演 | 2018年(第2届) | / | |
摇滚类 | 最佳摇滚专辑 | 2017年(第1届) | / |
最佳摇滚演唱 | 2017年(第1届) | 取消;2018年(第2届)更名 | |
【最佳摇滚演唱】从2018年(第2届)起更名为【最佳摇滚表演】 | |||
最佳摇滚表演 | 2018年(第2届) | / | |
民谣类 | 最佳民谣专辑 | 2017年(第1届) | 取消;2018年(第2届)更名 |
【最佳民谣专辑】从2018年(第2届)起更名为【最佳当代民谣专辑】 | |||
最佳当代民谣专辑 | 2018年(第2届) | / | |
最佳民谣演唱 | 2017年(第1届) | 取消;2018年(第2届)更名 | |
【最佳民谣演唱】从2018年(第2届)起更名为【最佳当代民谣表演】 | |||
最佳当代民谣表演 | 2018年(第2届) | / | |
民族类 | 最佳民间/民族专辑 | 2017年(第1届) | 取消;2018年(第2届)细分 |
【最佳民间/民族专辑】从2018年(第2届)起细分为【最佳民族/民间演奏专辑】和【最佳民族/民间演唱专辑】 | |||
最佳民族/民间演奏专辑 | 2018年(第2届) | / | |
最佳民族/民间演唱专辑 | 2018年(第2届) | / | |
最佳民族/民间演唱 | 2017年(第1届) | 取消;2018年(第2届)取消 | |
电子类 | 最佳舞曲/电音专辑 | 2017年(第1届) | 取消;2018年(第2届)合并 |
最佳舞曲/电音演唱 | 2017年(第1届) | ||
【最佳舞曲/电音专辑】 【最佳舞曲/电音演唱】从2018年(第2届)起合并为【最佳舞曲/电子演唱专辑】 | |||
最佳舞曲/电子演唱专辑 | 2018年(第2届) | 取消;2019年(第3届)取消 | |
最佳电子器乐专辑 | 2018年(第2届) | 取消;2019年(第3届)取消 | |
最佳电子音乐专辑 | 2019年(第3届) | / | |
最佳电子音乐表演 | 2019年(第3届) | / | |
说唱类 | 最佳说唱专辑 | 2017年(第1届) | / |
最佳说唱表演 | 2017年(第1届) | / | |
爵士类 | 最佳爵士专辑 | 2017年(第1届) | 取消;2018年(第2届)细分 |
【最佳爵士专辑】从2018年(第2届)起细分为【最佳爵士演奏专辑】【最佳爵士演唱专辑】 | |||
最佳爵士演奏专辑 | 2018年(第2届) | / | |
最佳爵士演唱专辑 | 2018年(第2届) | / | |
最佳爵士演唱 | 2017年(第1届) | 取消;2018年(第2届)取消 | |
古典类 | 最佳古典演绎专辑 | 2017年(第1届) | / |
最佳古典原创专辑 | 2017年(第1届) | / | |
配乐类 | 最佳影视/游戏原声专辑 | 2017年(第1届) | 取消;2018年(第2届)细分 |
【最佳影视/游戏原声专辑】从2018年(第2届)起细分为【最佳影视原声音乐专辑】【最佳电子游戏原声音乐】 | |||
最佳影视原声音乐专辑 | 2018年(第2届) | 取消;2019年(第3届)取消 | |
最佳电子游戏原声音乐 | 2018年(第2届) | 取消;2019年(第3届)取消 | |
最佳影视配乐 | 2019年(第3届) | / | |
最佳电子游戏配乐 | 2019年(第3届) | / | |
儿童类 | 最佳儿童音乐专辑 | 2018年(第2届) | / |
幕后类 | 最佳作词 | 2017年(第1届) | / |
最佳作曲 | 2017年(第1届) | / | |
最佳制作 | 2017年(第1届) | 取消;2018年(第2届)细分 | |
【最佳制作】从2018年(第2届)起细分为【最佳单曲制作(非古典)】【最佳专辑制作(非古典)】 | |||
最佳单曲制作(非古典) | 2018年(第2届) | / | |
最佳专辑制作(非古典) | 2018年(第2届) | / | |
最佳编曲 | 2017年(第1届) | / | |
最佳录音 | 2017年(第1届) | 取消;2018年(第2届)更名 | |
【最佳录音】从2018年(第2届)起更名为【最佳录音工程】 | |||
最佳录音工程 | 2018年(第2届) | / | |
最佳混音 | 2017年(第1届) | 取消;2018年(第2届)更名 | |
【最佳混音】从2018年(第2届)起更名为【最佳混音工程】 | |||
【最佳混音工程 | 2018年(第2届) | / | |
最佳唱片设计 | 2017年(第1届) | 取消;2018年(第2届)更名 | |
【最佳唱片设计】从2018年(第2届)起更名为【最佳视觉设计】 | |||
最佳视觉设计 | 2018年(第2届) | / | |
最佳音乐录影带 | 2017年(第1届) | / |
歌单鉴赏:
1.直击2017年度唱(CMA)工委音乐奖
2.第三届唱工委音乐奖入围提名歌曲
奖项 | 获奖者 |
年度专辑 | 林忆莲《0》 |
年度歌曲 | 李宗盛《新写的旧歌》 |
年度男歌手 | 薛之谦《怪咖》 |
年度女歌手 | 林忆莲《0》 |
年度组合/团体 | 火箭少女101《卡路里》 |
年度乐队 | 刺猬《生之响往》 |
年度新人 | 刘柏辛《2029》 |
最佳流行专辑 | 蔡依林《Ugly Beauty》 |
最佳流行表演 | 蔡依林《Ugly Beauty》 |
最佳摇滚专辑 | PK14乐队《当我们谈论他的名字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
最佳摇滚表演 | 面孔乐队《幻觉》 |
最佳当代民谣专辑 | 野孩子《大桥下面》 |
最佳当代民谣表演 | 莫西子诗《月光白得很》 |
最佳民族/民间演唱专辑 | 阿朵《未来民族》 |
最佳民族/民间演奏演唱 | 赵家珍《天地之音》 |
最佳电子音乐表演 | Stolen秘密行动《Chaos》 |
最佳电子音乐专辑 | Shao 《光衍》 |
最佳说唱专辑 | ØZI《ØZI: The Album》 |
最佳说唱表演 | Kafe.Hu《Fame/Fake》 |
最佳爵士演唱专辑 | 欧开合唱团《南方灵魂》 |
最佳爵士演奏专辑 | 罗宁《光与影的邂逅》 |
最佳古典原创专辑 | 昆明聂耳交响乐团、黄屹、梁昆红《阿诗玛》 |
最佳古典演绎专辑 | 盛原《巴赫:歌德堡变奏曲》 |
最佳影视配乐 | 秦四风《爱情公寓》电影原声音乐 |
最佳电子游戏配乐 | 王晓、周俊成、崔巍、黄煦《Ark Park》游戏原声音乐 |
最佳儿童音乐专辑 | 陈学元《浪漫时代的摇篮曲》 |
最佳作词 | 李宗盛《新写的旧歌》 |
最佳作曲 | 李荣浩《年少有为》 |
最佳专辑制作(非古典) | 常石磊、恭硕良、Kelvin Avon《0》 |
最佳单曲制作(非古典) | 陈星翰、蔡依林《怪美的》 |
最佳编曲 | 陈星翰《怪美的》 |
最佳录音工程 | 单为明及团队《Nothing Is Under Control》 |
最佳混音工程 | Brent Clark《0》 |
最佳唱片设计 | Meat工作室《月光白得很》 |
最佳音乐录影带 | 陈奕仁《怪美的》 |
评委会主席奖 |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 |
奖项 | 获奖者 |
年度专辑 | 朴树《猎户星座》 |
年度歌曲 | 宋冬野《郭源潮》 |
年度男歌手 | 林俊杰《伟大的渺小》 |
年度女歌手 | 张惠妹《偷故事的人》 |
年度组合/团体 | 火星电台《火星电台》 |
年度乐队 | 重塑雕像的权利《Before the Applause》 |
年度新人 | 许钧《29》 |
最佳流行专辑 | 李荣浩《嗯》 |
最佳流行演唱 | 李宇春《流行》 |
最佳摇滚专辑 | 重塑雕像的权利《Before the Applause》 |
最佳摇滚演唱 | 黑豹乐队《本色》 |
最佳当代民谣专辑 | 万晓利《天秤之舟/牙齿,菠菜和豆腐与诗人,流浪汉和门徒》 |
最佳当代民谣演唱 | 赵照《赵照》 |
最佳民族/民间演唱专辑 | 阿朵《死里复活》 |
最佳民族/民间演奏演唱 | 孙凰《楚颂——孙凰二胡演奏专辑》 |
最佳舞曲/电子演唱演唱 | 耀乐团《镜花园》 |
最佳电子器乐专辑 | Junglemico Project《嬉游》 |
最佳说唱专辑 | Kafe.Hu《Kafreeman》 |
最佳说唱表演 | 兄弟本色《搞砸》 |
最佳爵士演唱专辑 | 从缺 |
最佳爵士演奏专辑 | 肖骏《三稜鏡》 |
最佳古典演绎专辑 | 韩小明、芝加哥交响乐团、萨尔布鲁克广播交响乐团《上海之梦——莫扎特圆号作品集》 |
最佳古典原创专辑 | 黄蒙拉、秦立巍、张倩渊、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戈特弗里德·拉博《小提琴、大提琴及唢呐协奏曲》 |
最佳影视原声音乐专辑 | 国际首席爱乐乐团《芳华》电影原声音乐 |
最佳电子游戏原声音乐 | 小旭音乐《魂斗罗》游戏原声 |
最佳儿童音乐专辑 | 群星《古诗童韵》 |
最佳作词 | 李宗盛、公路《出城》 |
最佳作曲 | 周杰伦《连名带姓》 |
最佳专辑制作(非古典) | 林朝阳《松绑》 |
最佳编曲 | 李剑青《姥姥》 |
最佳录音工程 | 卢楠、董泊宁《猎户星座》 |
最佳混音工程 | Chris Brown《松绑》 |
最佳唱片设计 | 钱骞《Before the Applause》 |
最佳音乐录影带 | 董敏《出城》 |
评委会主席奖 | 爱奇艺音乐网综 |
奖项 | 获奖者 |
年度专辑 | 周杰伦《周杰伦的床边故事》 |
年度歌曲 | 赵雷《成都》 |
年度男歌手 | 方大同《西游记》 |
年度女歌手 | 林忆莲《陪着我走》 |
年度组合/团体 | 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双城记》 |
年度乐队 | 杭盖乐队《花斑马》 |
年度新人 | 陈鸿宇《浓烟下的诗歌电台》 |
最佳流行专辑 | 周杰伦《周杰伦的床边故事》 |
最佳流行演唱 | 薛之谦《初学者》 |
最佳摇滚专辑 | 草东没有派对《丑奴儿》 |
最佳摇滚演唱 | 草东没有派对《丑奴儿》 |
最佳民谣专辑 | 陈鸿宇《浓烟下的诗歌电台》 |
最佳民谣演唱 | 赵雷《无法长大》 |
最佳民间/民族专辑 | 众艺人《天赋侗听》 |
最佳民族/民间演唱 | 斯琴格日乐《织谣》 |
最佳舞曲/电音专辑 | 窦唯、译乐队《间听监》 |
最佳舞曲/电音演唱 | 尚雯婕《黑金》 |
最佳说唱专辑 | Lu1、Cee《午夜列车上的告别》 |
最佳说唱表演 | 谢帝《拽》、《称一哈》、《堵起》 |
最佳爵士专辑 | 李晓川《最初》 |
最佳爵士演唱 | 谷峰《谷萨诺瓦II——风带我走吧》 |
最佳古典演绎专辑 | 郎朗《纽约狂想曲》 |
最佳古典原创专辑 | 山西省交响乐团、科勒、王西麟《黄河壁画》 |
最佳影视/游戏原声专辑 | 众艺人、窦鹏《老炮儿》 |
最佳作词 | 高晓松《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
最佳作曲 | 周杰伦《告白气球》 |
最佳制作 | 张亚东《Baby, До свидания》 |
最佳编曲 | 杭盖乐队《花斑马》 |
最佳录音 | Ben Kaplan、Rza Li、GGGarth、Justin Cortelyou、Karl Dicaire《花斑马》 |
最佳混音 | Goh Hotoda、秦四风、马力《Sedar》 |
最佳唱片设计 | 赵宏韬《我愚蠢的理想主义》 |
最佳音乐录影带 | 周杰伦《床边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