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乐派代表人物及作品为:J.S.巴赫的两个儿子—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C.P.E.巴赫)的键盘器乐或为管弦乐队所写的作品、威廉.弗列德曼.巴赫(W.F.巴赫)的交响曲作品以及同时期的作曲家卡尔.格劳恩(Karl Graun,1704-1757)的歌剧和交响曲、匡茨(Johann Quantz,1697-1773)的长笛曲和本达(Frantisek Benda,1709-1786)的小提琴奏鸣曲。特点:情感表达直率,力度变化十分频繁。
柏林乐派是18世纪下半叶在柏林形成的一个乐派。德奥地区交响曲的发展以柏林乐派、曼海姆乐派和维也纳乐派作曲家为代表。柏林乐派的主要人物是C.P.E.巴赫和格劳恩,他们交响曲创作的影响来自于巴洛克协奏曲,而同时代其他北德作曲家则按照组曲形式写作交响曲。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出生于德国图林根州的埃森纳赫,巴洛克时期德国作曲家、键盘演奏家 。
1700年,赴吕内堡,进入米歇尔学校唱诗班学习。1703年至1707年,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任职。1708年,到魏玛任宫廷教堂管风琴师;在职的9年期间,创作了大量的管风琴曲与康塔塔,并钻研法国古钢琴音乐与意大利弦乐作品 。
1717年,转而受聘于科腾,在列奥波德亲王府邸担任宫廷乐长和键盘演奏家;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世俗器乐作品,如小提琴协奏曲、各类奏鸣曲、组曲、创意曲、《勃兰登堡协奏曲》,以及《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集。1723年,赴莱比锡,在该城工作的27年时间里,任圣托马斯教堂合唱指挥和音乐总监等职;在此期间,创作了其重要的宗教和世俗音乐作品,包括《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以及康塔塔、经文歌、圣母颂歌等。1749年,视力减退,后双目失明。1750年7月28日,巴赫在莱比锡逝世,享年65岁。
巴赫的音乐作品体裁丰富,其声乐作品以宗教音乐为主,器乐作品则涵盖独奏曲、协奏曲、管弦乐合奏曲、重奏曲在内的各类体裁及其大量作品。因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故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福克尔发表巴赫传记
1802年,德国历史学家约翰·尼古拉·福克尔发表了著作《论约·塞·巴赫的生活、天才与作品》。在这部音乐史上的首部巴赫传记中,福克尔肯定了巴赫的音乐及其价值,并提倡人们加以保护 。
门德尔松指挥《马太受难曲》
1829年,值巴赫创作完成《马太受难曲》100周年,作曲家门德尔松在柏林合唱学院大厅重现了该作,并引起关注。由此,展开了“巴赫复兴运动”,音乐家与学者们开始了对巴赫音乐的探索和研究 。
巴赫学会成立
1850年,为纪念巴赫逝世100周年,作曲家罗伯特·舒曼、弗朗茨·李斯特等人在德国创立了“巴赫学会”,该学会是一个致力于弘扬巴赫的音乐成绩和出版巴赫音乐作品的国际性学术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