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曲一般按照四个乐章的奏鸣曲式而写作。但有乐章数多于或少于四个的交响曲,例如近现代的交响曲也有一个或五个、六个、七个乐章组成。此外,有些交响曲还带有合唱或独唱的人声演唱。
“交响曲”和“交响乐”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从使用上看,“交响乐”是一个有更广泛含义的概念,它包含了交响曲、协奏曲、交响诗和交响序曲等等由管弦乐队参与的音乐。而“交响曲”是“交响乐”中的一种,它专指协奏曲之外的多乐章大型套曲结构的管弦乐曲。
中文名:交响曲
外文名:Symphony
演奏方式:管弦乐队
代表人物:约瑟夫·海顿、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交响曲源起
交响曲,即“Symphony”一词,源出于希腊文“共响(symphonia)”。在古希腊,指音与音之间和谐的结合,以及彼此协调的歌唱。在古罗马,则转为指器乐重奏;在文艺复兴时期,交响曲用来称呼大型声乐作品中的多声部器乐插曲,如前奏曲、间奏曲。16世纪末以后,这一词泛指声乐与器乐协调演奏的乐曲,如威尼斯乐派作曲家乔瓦尼·加布里埃利的《神圣交响曲》,以及德国作曲家海因里希·许茨的三卷圣乐作品《神圣交响曲》。17世纪,德国理论家、作曲家米夏埃尔·普雷托琉斯在其学术著作《音乐全书》中论及,交响曲应为不含任何声乐演唱的纯器乐合奏作品,标志着交响曲从此摆脱声乐,进入纯器乐体裁的发展阶段。
早期交响曲
意大利地区
1680年左右,那不勒斯歌剧作曲家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创立的意大利歌剧序曲,包括三个在速度和情绪上形成的乐章:快板、抒情行板和快速舞曲,近代交响曲正是在此基础上构建而成。因为这种血缘关系,意大利最早的一批交响曲作曲家几乎都是歌剧作曲家,例如此时米兰的作曲家乔瓦尼·巴斯蒂塔·萨马尔蒂尼等人。
德奥地区
德奥地区交响曲的发展以柏林乐派、曼海姆乐派等为代表。其中,柏林乐派以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等为代表,他们交响曲写作的影响来自于巴洛克协奏曲。
曼海姆乐派隶属于曼海姆选帝侯宫廷,拥有此时欧洲优秀的管弦乐队,由创始人约翰·斯塔米茨及其子卡尔·斯塔米茨、歌唱家里赫特和指挥家卡纳比希等人组成。在他们的交响曲中,主调音乐风格已完全确立,旋律突出,乐队织体清晰;乐队编制趋于完善,并发掘出新的乐器音色,如单簧管不再仅作伴奏乐器,而作为小提琴家的斯塔米茨也确立了由熟悉小提琴手带领乐队的传统。不可否认,斯塔米茨的交响曲中已呈现出不少在这一时期颇具新意的音乐形态,如:鲜明的强弱对比、渐强的处理、简洁而富于动感的主题构建和变化多样的音乐处理等,但与维也纳古典乐派相比,其乐思本身及对乐思发展的控制手段依然比较简单,乐曲的整体构架尚未显现高度的凝聚力。
早期维也纳交响曲作曲家包括格奥尔格·马蒂亚斯·蒙恩及其下一代莱奥帕德·霍夫曼等人,他们对交响曲的主要贡献是确立了四乐章的交响曲形式,并为此后海顿和莫扎特的交响曲发展铺平了道路。
维也纳古典乐派
维也纳古典乐派(1750年至1825年),是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在维也纳形成的一种音乐流派,它为交响曲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使欧洲的器乐创作发展到了一个重要阶段。其中,海顿被称为“交响曲之父”。所谓“之父”的说法通常是对某一领域的发明者、奠基者、缔造者呈上的名号,而海顿并不是交响曲这一音乐体裁的创立者或奠基人。在海顿之前,数量众多的交响曲已经存在。但是,自从海顿进入这一创作领域后,交响曲的体裁品格与形式内容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海顿从1770年代的交响曲创作开始,交响曲的艺术特质已逐渐远离其源头之一意大利歌剧序曲的娱乐性音乐表达,呈现于听众面前的是融入作曲家创作观念和音乐个性的艺术深意与厚度。此外,海顿确立了四乐章交响曲的规范形式,采用了编制理想的乐队组合方式,展示了多样的主题发展方法,使小步舞曲洋溢着民间的气息。
莫扎特的交响曲编入全集的是四十一首,加上未编入的,大约在五十首左右。莫扎特的交响曲虽然在数量上不及海顿,但其20岁以后的作品在质量上是优秀的。莫扎特的交响曲在海顿的基础上,加深了戏剧性,主题与主题之间都有明显的对比。他的交响曲清丽流畅,结构工整,吸收了德奥歌剧的创作经验和民间素材,采用带有复调因素的主调风格和旋律化的展开手法,丰富了交响曲的表现力。此外,莫扎特在乐器法方面也作出了贡献。比如他发挥了单簧管的性能、提高其在乐队中的演奏效果;他还有效地发挥了乐队中各种乐器的特性,增强了它们的音色与表现,他使每一件乐器都在“歌唱”,这是莫扎特对器乐与交响曲的主要贡献。
贝多芬的交响曲中浸渗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和战斗热情,怀有憎恨专治压迫、渴望自由平等的进步思想,这使他成为交响曲的革新者。他使交响曲成为表现反对专制暴政、争取自由平等的战斗性和英雄性的音乐题材。贝多芬的响曲主题常是简洁的,比如《第五交响曲》的“命运动机”,只有四个音;有时由几个动机式的音组构成一个完整的主题,而这些音组又随时进行单独的展开,贝多芬开创的这种动机的发展手法影响并启发了后来的音乐创作。
贝多芬的交响曲进行了许多突破性的创新,在曲式和规模上打破了海顿、莫扎特在奏鸣曲式中严守的段落之间的平衡。而贝多芬的展开部往往很庞大,长大的结尾则像第二个展开部和第二个再现部。在乐章的体裁上,从《第二交响曲》开始,他打破了交响曲第二乐章使用小步舞曲的传统,改用谐谑曲。贝多芬在《第九交响曲》中,再一次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创造性地在末乐章里加入了合唱与重唱。贝多芬为了在交响音乐中表现英雄气概和戏剧性,在莫扎特的交响乐队的基础上,扩充了乐器编制,使交响乐队变得更加充实完善。由于贝多芬的大胆革新,交响音乐在他手里,不仅达到高度成熟的境界,同时为浪漫主义音乐奠定了基础。
浪漫主义交响曲
主线发展
浪漫主义交响曲在沿袭了古典主义纯音乐交响曲传统方面,重视音乐自身内部潜能的发挥和乐器音色的组合,但也受到浪漫主义情感美学和标题原则的影响,在一系列音乐表现手段和乐曲形式方面都处理得比较自由。因此浪漫主义交响音乐的旋律、和声与配器手法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和变化。
弗朗茨·舒伯特是浪漫主义初期的作曲家,他的交响曲开创了歌唱抒情交响曲的新领域。在他的交响曲创作中既有古典音乐的传统因素,又显露出浪漫主义的特点。比如他的《未完成交响曲》,虽然在结构上遵守了古典乐派的严谨性,但是他优美的歌曲性主题、色彩性的和声与富于变化的情绪等等,充满了浪漫主义情调。
门德尔松和舒曼创作了充满诗情画意的交响曲。勃拉姆斯是19世纪最后一个坚持古典主义创作风格的作曲家,他力图追随贝多芬,创作严肃深刻的内涵与严谨的形式相统一的音乐作品。他的色彩多变的和、特有的奔放律动和具有忧郁与温暖的抒情性旋律,又无不表现出浪漫主义气质。此外,其主题的性格特性、呈现方式以及在个乐章贯穿发展的手法都是贝多芬的进一步推进。
标题交响
浪漫派音乐在19世纪中叶走向成熟时期,也是音乐史上人才辈出、百花齐放的时期。在标题交响曲领域,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明显带有个人感情经历,在每一乐章前都写有详尽文字说明,并以固定乐思作为贯穿全曲各乐章的有效统一手段,他标题音乐的创作原则,在其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传奇《浮士德的沉沦》中继续得以贯彻;李斯特的标题交响曲更注重表达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学理念。
民族乐派
作为浪漫主义的一个分支,民族乐派也大显身手。19世纪后半叶,民族乐派随着19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民族独立运动,以东欧与北欧为中心兴起。它脱离以德奥为主的中欧传统音乐的影响,立足于各民族自己的素材——民歌和民间舞曲音调进行创作。民族乐派早在俄国出现,其先驱是格林卡,随后有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丁、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五人强力集团;柴科夫斯基和五人团同属一个时代,但艺术个性不同,可是在运用民间音调、表现民族性格方面,他们是相通的。柴科夫斯基把俄罗斯民族音乐和修音乐技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与戏剧性内容的交响曲。他对交响曲的形式也做了革新,比如他在《第五交响曲》的第三乐章中,用圆舞曲替代了谐谑曲;在《第六交响曲》里为了表达作曲家自己的痛楚与悲愤的情绪,一反末乐章是快板的常规,而采用了哀怨的柔板。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是19世纪的民族乐派交响音乐作曲家之一,他的9部交响曲是民族乐派的代表性作品。德沃夏克的交响曲的特点是严谨的结构和具有魅力的主题旋律。西贝柳斯又是交响音乐的优秀传统的勇敢捍卫者,他坚持古典交响音乐的创作传统,写出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点的交响音乐作品。
后期发展
浪漫主义音乐在19世纪下半叶开始进入晚期阶段,交响音乐又出现了许多变化。这时,一些抽象的、具有现代风格的因素开始产生。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形象生动、手法新颖,他使用“主导动机”的变奏手法,能表达出音乐手段难以表达的抽象的事物细节;他大力发展了管弦乐创作技巧,大胆运用和声与配器手法,使管弦乐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和马勒,是晚期浪漫派交响音乐的代表性作曲家。他们每人都写了9部交响曲。布鲁克纳的交响曲思想内容深刻,具有前程的宗教情绪和质朴的赞美大自然的特点。在他的作品中,常运用主题动机在多声部中展开的技巧。马勒的交响曲以内容丰富、感情充沛和结构庞大为特点,有的交响曲演奏时间可长达一个半小时;此外,他的交响曲具有统一的音乐构思,其全部交响曲汇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颇具规模的交响哲学。他创作的《第八交响曲》曾采用管弦乐队、3个大型合唱队与8名独唱共计1003人演出,被称作“千人交响曲”,创造了大规模交响曲难以逾越的高峰。
20世纪交响曲
交响曲在20世纪仍是重要的器乐创作体裁,各种流派的作曲家创作出风格迥异、样式丰富的交响曲作品,为它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贡献。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交响曲以普罗科菲耶夫的《古典交响曲》、斯特拉文斯基的《管乐交响曲》和《诗篇交响曲》、欣德米特的交响曲《画家马蒂斯》和《世界的和谐》,以及法国六人团成员米约和奥涅格的交响曲作品为代表。
新维也纳乐派与民族主义
新维也纳乐派的勋伯格和韦伯恩等写作了序列主义的交响曲。因勋伯格和他的学生韦伯恩、贝尔格,都在维也纳从事音乐活动,因而叫作“新维也纳乐派”。他们的音乐受表现主义绘画的影响,强调用库尔张的手法表现强烈的自我感受,发泄内心苦闷和对现实的不满。此外,民族主义交响曲是20世纪交响曲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作曲家包括波兰的曼诺夫斯基,俄罗斯的斯科里亚宾、米亚科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英国的斯坦福、沃恩·威廉姆斯、布里顿等,美国的阿隆·科普兰等。
中国交响曲的发展
中国交响音乐的创作,是从“五四”以后才逐渐兴起的。其中,黄自的交响曲《怀旧》等,为中国交响音乐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青年时代曾到法国勤工俭学,向法国作曲家杜卡学习作曲,作品有:《第一交响曲》(“民族解放”)、《第二交响曲》(“神圣之战”)等等。这些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音乐中充满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炽热感情。
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为交响曲的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1950年10月8日,在上海工部交响乐团的指挥台上,中国指挥家黄贻钧演奏了中国作曲家丁善德的《新中国交响组曲》等作品,交响曲已有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局面。
20世纪50年代,一大批革命历史题材的交响作品相继诞生,主要有王云阶的第二交响曲《抗日战争》、罗忠镕的《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在烈火中永生)、马思聪的《第二交响曲》、施永康的《第一交响曲》、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等。
1976年,文化事业得到发展,在这一时期,交响作品创作也比之前增多,部分作曲家选择历史或现实斗争的重大题材及人民生活的多方面,创作出一批优秀的交响作品,如盛礼洪的《第二交响曲》,陈培勋的《第二交响曲(清明祭)》等,将中国交响音乐的创作推向一个高潮。与此同时,从中央音乐学院以及上海音乐学院培养出来的一批作曲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开拓,表现出更为开放的气息。这一批交响作品有:谭盾的交响曲《离骚》、周龙的交响曲《广陵散》、瞿小松的《第一交响曲》、陈贻的《第一交响曲》等,使中国的交响音乐走向世界。
交响曲的结构,一般分为四个乐章(也有只用两个乐章或五个乐章以上等情况),各乐章的基本特点如下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结构,音乐特点是快速、活泼,主调具有戏剧性,表现人们的斗争和创造性的活动。它强调不同形象的对比和戏剧性的发展,是全曲的思想核心。乐章前常见概括全曲基本形象的慢速序奏。
第二乐章,曲调缓慢,如歌,是全曲的抒情中心。常采用大调的下属调或小调的关系大调。它的曲式常为奏鸣曲式(可省略展开部),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或变奏曲式等。第二乐章往往表现哲学思想、人道主义精神、爱情生活与自然风格等,其内容与深刻的内心感受与哲学思考有联系,这里突出人们的情感和内心体验。
第三乐章,中速、快速,可回到主调,常以小步舞曲或谐谑曲为基调,采用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等,具有舞蹈性。在古典交响曲的这一乐章中,往往描写人们闲暇、休息、娱乐和嬉戏等日常生活的景象,以及活泼幽默的情绪。
第四乐章,非常快速,主调多采用回旋曲式,回旋奏鸣曲式或奏鸣曲式的结构。它常常表现出生活的光辉和乐观情绪,也往往表现出生活、风俗和斗争的胜利,节日狂欢场面等。
当然,交响曲的这种结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只有两个乐章,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有五个乐章,而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四交响曲》有十一个乐章等。
乐队组成
交响曲的形成与管弦乐队发展有密切关系。近代管弦乐队是由许多不同种类的乐器组合而成,一般分为四个乐器组,即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器组。弦乐组以提琴类乐器担任,使用小提琴(小提琴往往分成两组,即第一小提琴声部和第二小提琴声部)、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木管组的基本乐器有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也叫巴松),有时也辅以短笛与英国管等;铜管组有小号、圆号与长号;打击乐器组包括定音鼓、军鼓、镲、钹、三角铁、锣以及其他一些特色乐器。
常规的管弦乐队一般为双管乐队,即每一木管乐器为两支,并以这种规模来配置其他乐器组。而近代管弦乐队有时会突破常规组合乐队。其中,大型乐队采用四管编制,即每一种木管乐器有四支,并相应增加其他组的乐器数量,这样乐队规模大大扩展。
乐队作用
管弦乐的细致精巧操作,要求调动重大的人力因素。每个管弦乐队都是一个为了服务于同一音乐作品而团聚起来的演奏家集体,乐手发挥各自才能并予以优美程度不同的演奏;包括乐队指挥在内,通过整体的协同一致,圆满完成任务。
管弦乐队起传导和表现双重作用。第一,交响曲作者必须通过管弦乐队来传播其作品,为此,后者必须准确地反映作曲者的乐思,演奏的载体则是完整记载着种种符号用以说明各种表现手段的乐谱。第二,管弦乐队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自身客观属性的范围,由于它同所承载的乐思混为一体而成为一种表现手段。
德累斯顿国立交响乐团:1548年,世界上最早的德国交响乐团。韦伯和瓦格纳曾指挥过该团。
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1743年,又译为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门德尔松等曾指挥过该团。
维也纳爱乐乐团:1842年,欧洲具有代表性的乐团,马勒、富特文格勒、勃拉姆斯与布鲁克纳等指挥过该团。
纽约爱乐乐团:1842年,伯恩斯坦等曾指挥该团。
波士顿交响乐团:1881年,小泽征尔等曾指挥该团。
费城交响乐团:1900年,斯托克夫斯基和奥曼迪使该团水准得到提升。
克利夫兰交响乐团:1918年,先后曾与塞尔、洛林·马泽尔等指挥家合作。
芝加哥交响乐团:1891年,索尔蒂就任指挥后,该团迎来发展契机。
柏林爱乐乐团:1882年,欧洲的代表性乐团之一,1979年卡拉扬曾率团来到中国演出。
列宁格勒国立交响乐团:1772年,前苏联的代表性乐团,1938年穆拉文斯基出任指挥后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
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1888年,荷兰指挥家格尔贝曾执棒50年,使其得到快速发展。
伦敦交响乐团:1904年,阿巴多执掌后得到进一步发展。
巴黎交响乐团:1828年,前身为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
1.海顿《告别交响曲》(1772年)
2.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1822年)
3.舒曼《第一交响曲“春天”》(1840年)
4.冼星海《民族解放》(1941年)
5.谭盾《离骚》(1983年)